龍崎地質公園物種豐富 穿山甲、水鹿身影全都錄 |2023.08.18 語音朗讀 171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台南社區大學監測龍崎地質公園持續逾6年時間,拍下當地多樣性生態,曾捕捉到少見的保育類穿山甲涉水過溪景象。圖/台南社大提供 【本報台南訊】台南社區大學6年多來持續監測龍崎地質公園,拍攝多樣性生態,記錄鳥類和哺乳類,其中不乏保育類,涵蓋穿山甲涉水過溪、水鹿穿越林地,還有小野兔喝母奶等可愛畫面,影像非常豐富。台南社大環境小組研究員晁瑞光受訪表示,台南社大2017年起在龍崎牛埔地質公園架設自動照相機,6年多來持續拍攝環境生態,記錄多樣性物種,鏡頭下的保育類及非保育類物種之多,超出預期。截至2022年8月30日,台南社大已記錄龍崎地質公園哺乳類6科8種、鳥類32科61種、蜘蛛37種,有些影像平時罕見,例如保育類穿山甲涉水過溪(牛埔溪)、水鹿穿越林地,小野兔喝母奶等,甚至還有野狗叼走野兔,揚長而去。台南社區大學6年多來持續監測龍崎地質公園,拍下當地生態多樣性,還曾捕捉到小野兔喝母奶的少見影像。圖/台南社大提供龍崎地質公園保育類物種,包括穿山甲、食蟹獴、水鹿、魚鷹、東方蜂鷹、鳳頭蒼鷹、松雀鷹、黃嘴角鴞、領角鴞、大冠鷲、台灣畫眉、紅尾伯勞等。台南社大在龍崎地質公園記錄影像,曾受邀在台北市立美術館展出,晁瑞光表示,野兔雖非保育類,可愛模樣卻深受小朋友歡迎,尤其是小野兔喝母奶更是吸睛,保育類大冠鷲則被誤認是老鷹。不過,隨著龍崎地質公園受到重視及保護,野狗及野貓也變多,成群結隊野狗開始獵捕公園動物,對原生物種威脅大增。晁瑞光表示,龍崎地質公園影像記錄將持續下去,也希望未來系統性開放參觀時,人和動物界線清楚,雙方共存,讓環境永續。圖為照相機拍下水鹿穿越林地影像。圖/台南社大提供 前一篇文章 嘉義龜保園區推課程 促進大眾認識原生龜鱉 下一篇文章 人鼠鬥智 鼠兒技高一籌 熱門新聞 01【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2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2025.07.0603拍戲受前輩啟發 體悟堅持2025.07.0104雲梯2025.07.0105母雞誤闖雞翅餐廳 動保組織搶救2025.07.0206佛光山體系首位選秀榜眼 張育豪獲悍將指名2025.07.0107如是說2025.07.0208【寶島紀事】家族情懷與地方文化──探訪林園古厝群(上)2025.07.01095根還是6根手指?2025.07.0110【詩】覺有情2025.07.0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水雉 與菱角、野蓮和諧共生菱角田中的凌波仙子清涼一夏 動物避暑妙方多動物喪失野性非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