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中西區公所主辦「在地人說在地故事」導覽員培訓課程,今年邁入第4屆,本屆課程聚焦於「府城特色飲食文化」。圖/中西區公所提供
【記者羅智華台南報導】台南市中西區公所主辦「在地人說在地故事」導覽員培訓課程,今年邁入第4屆,本屆課程聚焦於「府城特色飲食文化」,由導覽老師帶領學員實地深入巷弄探訪中西區美食,共計83人報名參加,43位學員完訓,產出46份踏查訪談中西區飲食特色故事的學習單,明年2024公所將接續辦理飲食主題的走讀活動,推廣中西區飲食小故事,一起迎接「台南400」。
台南「美食之都」稱號享譽國際,逾400年文化歷史的堆疊與多元飲食文化的融合,造就飲食的獨特與多樣性,更是台南豐厚文化底蘊。
中西區長汪慶龍表示,公所長期致力推展中西區特色文化觀光與商圈產業發展,每位在地導覽員都是推廣中西區觀光的最佳代言人,期待導覽員無論是傳統美食、庶民小吃、創意料理、經典台菜,在深入介紹古蹟、巷弄故事的同時,也能將中西區特色飲食文化帶給每位旅客,用飲食和「世界交陪」。
《CNN travel》曾介紹台南為「Taiwan’s capital of food」,本期學員踏查的學習單內容從黑輪、油飯、青草茶等庶民小吃,到咖啡、布丁、冰室等外國文化影響的特色甜點。
今年的「在地人說在地故事」學習單踏查成果,公所也將整理上傳至「中西區文化地圖」資料庫網站(https://www.tnoldvideo.tw/new/),府城食物的溫度,也是人情的溫度,期望更多人認識中西區歷史脈絡與庶民記憶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