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行環保】 丟垃圾筒之前……

文/谷竹 |2023.08.11
351觀看次
字級

文/谷竹

從垃圾筒裡撿出一大張牛皮紙,放進回收紙類的箱子裡,我知道這是女兒丟的。還有廚房紙巾也是,連抽好幾張擦手、擦乾小碟子、小茶杯……順手就丟,這些還可再使用的「乾淨紙」占了一大半垃圾筒。我總及時攔截,待擦過油膩鍋盤或瓦斯爐的髒汙後,這些紙巾才算功成身退,被丟進垃圾筒裡。

雙人床單破了一小洞,我將破、舊的部分剪成數小片,拿來當抹布,用完即丟;其餘看來還算完好的,先洗乾淨、晾乾後,剪了兩大片,換季整理時用來包緊蓬鬆的毛衣。還有呢?這天,我突發奇想,剪一些衛生紙大小的布,可用來擤鼻涕,好像還不錯哩!又將要丟棄的上衣裁剪成小片,現在我自己在家就用這些「衛生布」來擤鼻涕。

日前去附近商店買一大箱萬用衛生紙。又漲價了?老闆說:「還會再漲,一些樹木都被砍光了。」我不知道這是不是紙類漲價的原因,只期望在這萬物皆漲的年代,大家能堅守「需要」才買的購物原則,省下荷包也減少製造廢棄物。

我常想起相關的垃圾問題,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在不同縣市報導中:「回收物堆積如山難去化、掩埋場多半已飽和、三成六的舊衣都被送進掩埋場……」真不敢想像哪天這些垃圾無處可去時,我們將會住在一個怎樣惡臭、髒亂,甚至不安全的環境啊!

最近看《我家沒垃圾》一書,作者貝亞.強森強調:控制消費是垃圾減量的主軸,不鼓勵回收,因為過程中有許多不確定性及可觀花費。而落實減少家中廢棄物,作者的方法是:「拒絕」不需要的、「減量」所需要的、「重複使用」消費得到的、「回收」無法拒絕/減量/再利用、「腐化」剩餘的做堆肥。

這不就是我的日常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