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回響--教育 比加入聯合國重要

雷浩霖(高雄縣/退休老師) |2006.02.04
573觀看次
字級

拜讀貴版「人民真正要什麼,總統看到了嗎?」及「加入聯合國…還有更重要的事」等二文,心有戚戚焉。去年,家扶基金會公布「兒少生活及學習現況調查」報告,有四成的孩子自認可以上大學,但面臨教育及生活雙重經濟壓力,有近八成的孩子擔心無法上大學,有四成八要靠半工半讀支付學費,煩憂早已寫在他們的臉上。

一部紀錄片「阿祖的兒子」,掀起社會對單親兒和隔代教養的關注。由於離婚率攀升,讓愈來愈多的孩子,被迫接受單親或祖孫同居的事實,弱化的家庭功能,更會造成孩子成長及學習上的危機。

教育部長杜正勝於去年八月指出:「教改讓優勢變得更優勢,弱勢變得更弱勢。」部長早已洞悉,卻遲遲未見良策,以達「扶助學習弱勢,縮短成就落差」的教改目標。

尤以總統來自三級貧戶,最了解弱勢族群之痛楚,也宣示要為弱勢族群謀福祉,如今,成效如何?總統的女兒結婚時,說要拚經濟;外孫出生時,也說要拚經濟;兒子結婚時,說可以全心全力的拚經濟了;該不會等內孫有了,再來說可以拚經濟了吧!不禁喟然長嘆:誰能為弱勢孩子的成長及學習拉一把?家和萬事興,國家何嘗不是?古有明訓,安內攘外,不思內政和諧及經濟發展,只圖外交衝撞,本末倒置的政策,怎不叫國人憂心忡忡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