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命,渺如滄海之一粟,短如曇花之一現。舉凡人間之一切事物,不必錙銖計較,不死爭長論短。要看得遠、看得淡、看得透,那一定可減少許多紛爭,天下太平。
人生之路既漫長又短暫;亦就是說成長的過程很漫長,自毀的過程很短暫。走一程,不妨回頭看一看,對自己對事業都是一個交待。
看遠:人都難免會犯錯誤。有道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看遠,既是目標,也是過程,更是境界。目標牽引成長,過程先盈人生,境界提升形象。一個自我陶醉滿足的人必會自毀前程,鼠目寸光的人,難成大器。
看淡:世界有太多的誘惑,也有太多的欲望,吾人生長在這個花花世界的環境裡,要以清醒的心智和從容的步履走過歲月時,應對事物看得淡泊。看淡,是以一顆純美的靈魂對待生活和人生,讓心境離塵囂遠一點。
看透:乾隆皇帝當年巡察江南時,看見江南上千帆競渡,乃詢問陪伴一旁的大學士:「江上攘來熙往者為何?」紀曉嵐答道:「無非為『名』、『利』二字。」可謂一語道破天機,看透人生奧秘。一個人正確的追求名利,有助於開發人智,推動社會前進。但若超出社會道德規範和法紀約束,不擇手段地追求名利,等於自掘墳墓。
天空如洗,遠山如黛,世界是那樣明朗,又是那樣幽玄,只有看透,超越自我,才能完善自我;只有看遠,才能大可利國,小可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