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橙淨
趁著暖陽露臉的好時日,我推著嬰兒車在城市裡徒步旅行,正巧經過八年前與先生締結連理的婚宴會館。「小地瓜,這裡是爸爸和媽媽結婚的地方唷!」我與初次造訪的二寶貝開心分享。
婚宴會館門口轉角處,台灣欒樹旁有個新造景,素雅石色系的外型吸引了我的目光。原以為是小魚池,走近一瞧,牌子上寫著:「注意!這是許願池,不是菸灰缸,勿亂丟菸蒂。」
「原來是許願池呀,來許個願吧!」我蹲下身握著二寶貝的小手,她好奇地陪我看著池裡嘩啦嘩啦的水流,瞬間,許多結婚至今的畫面猶如跑馬燈,一段接一段在腦海不斷湧現。
當初透過朋友介紹與先生相識,經過兩年交往,一趟澎湖之旅突如其來的沙灘求婚,在男主角自編自導的獨家璀璨煙火,佐以蠟燭心型圍圈的浪漫氛圍中,戴上求婚戒指,允諾攜手成為終生伴侶。
然而,走進婚姻才發覺這不像童話般的偶像劇,而是非常現實的長壽劇。
當兩個孩子相繼出生,迎來喜悅,卻也面臨考驗;「育兒」這項條款,讓單純的「夫妻關係」增添一筆「合作夥伴」。柴米油鹽、生活開銷,甚至教養方式,都必須互助與調整,在失衡中找尋平衡,婚姻才可以「兼容並蓄的永續經營」。
感謝我的先生,即便這些年經歷無數次的大風暴或小紛爭,始終不忘初心,並能與我「雙向溝通」;若彼此脾氣都捱不住時,說好先各自獨處、發洩情緒,避免意氣用事,有理說不清,家裡烏煙瘴氣也會影響孩子們的心靈成長。
紛擾過後,靜心想想,我當初不也因個性迥異而被吸引嗎?先生性格冷靜理性、善於規畫與分析,遇上活潑感性、喜歡不按牌理出牌的我,為了要能接受彼此的原樣,我們選擇在各自的稜角中磨出一個「圓」。還記得剛新婚的我們笑說:「這樣的組合好呀,以後小孩兩種優點都有呢!」
相處之道就像跳華爾滋,時退一步、時進一步,仍握著彼此雙手,在互補中譜出流暢的「圓舞曲」。
八年前,我與先生在宴會廳裡,接受親朋好友「新婚愉快」、「永浴愛河」、「百年好合」、「白頭偕老」……各種對新人的祝福詞;八年後,我與滿周歲的二寶貝在婚宴會館門口的許願池,內心祝禱:「希望在忙碌疲累的生活中,與先生齊心前行,用放大鏡看對方優點,接受彼此的原樣,不要因為在氣頭上就將對方的體貼用心像菸蒂般亂丟,珍惜當下,好好愛身邊最親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