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首見保育綠蠵龜爬上岸 神祕點列入調查

 |2023.07.31
2461觀看次
字級
南澳神祕沙灘日前發現瀕臨絕種野生動物「綠蠵龜」爬上岸,是宜蘭縣的首筆紀錄。圖/台灣偏鄉生態物種保護暨復育協會提供

【本報宜蘭訊】重達百公斤的綠蠵龜7月9日凌晨爬上南澳神祕沙灘,是宜蘭縣首次有海龜上岸產卵的紀錄,海洋大學榮譽教授程一駿日前與團隊到場調查未發現卵窩,不過已申請把神祕沙灘列入「宜蘭地區綠蠵龜潛在產卵棲地調查計畫」,縣府農業處將針對當地保育義工加強海龜巡守教育訓練,持續觀察。

農業處表示,綠蠵龜主要分布於熱帶及亞熱帶海域,台灣是綠蠵龜重要的棲地之一,但因為人類活動、燈光光害、海岸及沙灘過度開發、海洋廢棄物污染及廢棄漁具纏繞等因素,使全球綠蠵龜族群數量減少,台灣已經把綠蠵龜列入第1級瀕臨絕種野生動物。

農業處表示,7至8月份是海龜產卵高峰,為避免遊客干擾或傷害海龜,呼籲民眾盡量減少夜間於沙灘活動,並避免使用強燈照射,特別是草沙交界處為海龜產卵區域,沙灘上如果有過深的車輪胎痕,可能造成小海龜孵化後無法爬回大海。

縣府將針對保育義工加強巡守訓練,持續觀察。 圖/縣政府提供

南澳神祕沙灘目前由國有財產署委由台灣偏鄉生態物種保護暨復育協會管理,24小時巡護,根據該會巡守發現,6月下旬有民眾反映沙灘上有海龜爬痕,7月9日凌晨夜巡時發現海龜蹤跡,並將其返海爬行過程記錄下來約半小時。

為了解海龜是否有產卵,縣政府7月21日下午會同國立海洋大學程一駿教授團隊等單位前往進行探勘調查,農業處說,當天雖未發現海龜卵,但通常母龜上岸若有產卵,預估兩周間有機會再次上岸,45至55天可能觀測到小海龜孵化,教授建議持續觀察。

南強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林永寶及蘇澳鎮前代表吳慶賢都表示,10多年前南澳沙灘曾經有居民發現到海龜蛋,30至50年前小海龜及龜蛋還算常見,但不確定是否就是綠蠵龜。

農業處說,綠蠵龜適合亞熱帶,北回歸線以南是台灣比較穩定的綠蠵龜產卵棲地,本島僅台東杉原海灣護漁區曾出現產卵;這次綠蠵龜出現在北回歸線以北的南澳神祕沙灘,是因氣候變遷暖化或其他原因,造成棲地從台東往北移?需進一步調查研究。

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日前向海保署申請在南澳神祕沙灘進行「宜蘭地區綠蠵龜潛在產卵棲地調查計畫」,8月份團隊成員會再來調查。

圖/台灣偏鄉生態物種保護暨復育協會提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