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10月起移除外來種紅樹林 守護旱招潮蟹 |2023.07.24 語音朗讀 236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雲林縣政府行動主管會報20日邀集台塑公司、水利署第4河川局等單位,討論在地特有種「台灣旱招潮蟹」保育議題,興會單位決議10月底前聯手展開紅樹林疏伐,確保濁水溪灘地生物的生態永續發展。圖/中央社 【本報雲林訊】濁水溪出海口廣大灘地是台灣特有種「旱招潮蟹」的重要棲地,卻因外來種紅樹林面積不斷擴張,讓原本軟質的沙灘面臨固化窘境,將影響旱招潮蟹棲息,雲林縣政府農業處與台塑、中興大學、生態保育團體研議後,決定今年10月起,全面移除紅樹林,守護台灣旱招潮蟹生態。為維護濁水溪河口生態,緊鄰河口的六輕園區台塑公司從去年與中興大學團隊合作,對河口廣大的紅樹林進行監測,以人工定點觀測記錄台灣旱招潮蟹的數量,並空拍紅樹林擴張情況。發現紅樹林的擴張使灘地的土質將受改變,進而威脅到旱招潮蟹棲地生態,同時也因樹林橫阻河口造成堆積垃圾,影響海洋生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施習德進一步說明,旱招潮蟹是台灣特有在地物種,全球只有台灣看得到,其中9成棲息在濁水溪出海口,紅樹林入侵棲地對喜愛鬆散黏土質、空曠沒有遮陰的台灣旱招潮蟹,帶來嚴重的生存威脅。雲林縣府行動主管會報20日於麥寮鄉許厝寮漁港召開,與會單位包括台塑公司、水利署第4河川局、荒野保護協會等,共同聽取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施習德(主講者)簡報,了解在地特有種台灣旱招潮蟹目前處境。圖/中央社加上紅樹林會造成灘地持續固化,也連帶會影響鷸鴴科鳥類的繁殖棲地,應盡早移除以維護在地生態完整。施習德指出,紅樹林是東南亞常見樹種,台灣原本並不多,但透過人為引入,對一些棲地生態造成影響,尤其原本空曠的泥灘地,紅樹林入侵後會變得更泥濘,改變原有的基質與物種,使許多原生種或類似特有的旱招潮蟹數量降低,基於保育原有生態物種,移除紅樹林是必要的。雲林縣長張麗善指出,濁水溪揚塵治理在中央與地方同心協力下,已見良好成效,生態也日益繁盛,已有逾200多種候鳥棲息。縣府將與中興大學、台塑企業、河川局合作,今年10月前完成紅樹林移除疏伐工程,讓濁水溪河口成為候鳥及旱招潮蟹棲息樂園。台灣旱招潮蟹保育議題20日在麥寮鄉許厝寮漁港召開,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施習德簡報時指出,台灣旱招潮蟹是特有在地物種,全球只有在台灣看得到,其中9成棲息於濁水溪出海口。圖/中央社 前一篇文章 紙袋、食物袋哪種環保?這1特點是關鍵 下一篇文章 宜蘭首見保育綠蠵龜爬上岸 神祕點列入調查 熱門新聞 01印尼佛教大學、佛光山叢林學院 簽MOU2025.11.1202多倫多佛光山 獲頒建築文化遺產獎2025.11.1203修行入廚慈悲入味 台韓寺剎飲食交流2025.11.1204【快樂塗鴉簿】夢幻鳥2025.11.1205【練瑜伽品生活】橋式 簡單動作不簡單2025.11.120695歲巴菲特發告別信:將歸於沉寂2025.11.120718年首訪陸 西班牙國王今晤習近平2025.11.1208佛光會參與COP30 推廣環保與心保2025.11.13093國寶畫故宮南院合體 僅限42天 2025.11.1210法華禪寺皈依典禮 佛子開啟修行旅程2025.11.1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日月潭沒降雨蓄水率增加 水力發電助攻屏東書院園區公告 不能再亂餵鳥類及野生動物 尊重原民文化 七彩湖擬畫保護區盼善意對待海洋 屏東再啟動回收廢漁網計畫要維護生態 丹大地區劃設保護區桃園市復興區櫻花開 罕見「藍喉太陽鳥」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