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10月起移除外來種紅樹林 守護旱招潮蟹

 |2023.07.24
2360觀看次
字級
雲林縣政府行動主管會報20日邀集台塑公司、水利署第4河川局等單位,討論在地特有種「台灣旱招潮蟹」保育議題,興會單位決議10月底前聯手展開紅樹林疏伐,確保濁水溪灘地生物的生態永續發展。圖/中央社

【本報雲林訊】濁水溪出海口廣大灘地是台灣特有種「旱招潮蟹」的重要棲地,卻因外來種紅樹林面積不斷擴張,讓原本軟質的沙灘面臨固化窘境,將影響旱招潮蟹棲息,雲林縣政府農業處與台塑、中興大學、生態保育團體研議後,決定今年10月起,全面移除紅樹林,守護台灣旱招潮蟹生態。

為維護濁水溪河口生態,緊鄰河口的六輕園區台塑公司從去年與中興大學團隊合作,對河口廣大的紅樹林進行監測,以人工定點觀測記錄台灣旱招潮蟹的數量,並空拍紅樹林擴張情況。

發現紅樹林的擴張使灘地的土質將受改變,進而威脅到旱招潮蟹棲地生態,同時也因樹林橫阻河口造成堆積垃圾,影響海洋生態。

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施習德進一步說明,旱招潮蟹是台灣特有在地物種,全球只有台灣看得到,其中9成棲息在濁水溪出海口,紅樹林入侵棲地對喜愛鬆散黏土質、空曠沒有遮陰的台灣旱招潮蟹,帶來嚴重的生存威脅。

雲林縣府行動主管會報20日於麥寮鄉許厝寮漁港召開,與會單位包括台塑公司、水利署第4河川局、荒野保護協會等,共同聽取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施習德(主講者)簡報,了解在地特有種台灣旱招潮蟹目前處境。圖/中央社

加上紅樹林會造成灘地持續固化,也連帶會影響鷸鴴科鳥類的繁殖棲地,應盡早移除以維護在地生態完整。

施習德指出,紅樹林是東南亞常見樹種,台灣原本並不多,但透過人為引入,對一些棲地生態造成影響,尤其原本空曠的泥灘地,紅樹林入侵後會變得更泥濘,改變原有的基質與物種,使許多原生種或類似特有的旱招潮蟹數量降低,基於保育原有生態物種,移除紅樹林是必要的。

雲林縣長張麗善指出,濁水溪揚塵治理在中央與地方同心協力下,已見良好成效,生態也日益繁盛,已有逾200多種候鳥棲息。

縣府將與中興大學、台塑企業、河川局合作,今年10月前完成紅樹林移除疏伐工程,讓濁水溪河口成為候鳥及旱招潮蟹棲息樂園。

台灣旱招潮蟹保育議題20日在麥寮鄉許厝寮漁港召開,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施習德簡報時指出,台灣旱招潮蟹是特有在地物種,全球只有在台灣看得到,其中9成棲息於濁水溪出海口。圖/中央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