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香草】開啟療癒身心密碼 文/旅行好農雜誌 |2023.07.31 語音朗讀 147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許晉田的農莊裡養蜜蜂不是為了採蜂蜜,而是要幫忙花草授粉。圖/旅行好農雜誌 文/旅行好農雜誌■晉福田有機香料農莊位於台中東勢,從大雪山森林遊樂區的道路轉進半山坡,沿途鳥聲悅耳如韋瓦第的《四季》協奏曲。農莊裡戶外與室內的香料香草種類多樣,散發著淡淡迷人香氣,這裡的植物似乎具有神奇的魔力,能讓人放鬆身心,感到平靜自在。莊主許晉田13年來,以自然農法、友善土地方式經營農莊,這裡萬物與花草共生,令人好奇的是,他是怎麼讓這座祕密花園,如此繽紛多彩、生機蓬勃。 琉璃苣有美麗藍紫色星星的花瓣,莖葉布滿白色刺毛,是很受歡迎的高檔沙拉食材。圖/旅行好農雜誌滿園香草 友善環境今年61歲的許晉田,散發著質樸農家子弟氣息,但一開口,便成了探索大自然的敏銳觀察者。2010年,從台中市區搬到東勢山區,成立了「晉福田香料農莊」,最大的目的就是「推動友善農法,種植對人體有益的作物。」他表示,這塊地原本是以慣行農法耕種的梨子園,他改以自然農法栽種香料植物。選擇香料的理由很單純,要發展山區特色,需種植精緻且單價高的香料植物。香草園各式花草繁茂,植物恣意生長,欣欣向榮,蝴蝶蜜蜂飛舞,看似雜亂無章,卻有規律節奏。鮮紅的山形玫瑰散發芬芳香氣,玫瑰花瓣厚實,隨意摘下一片花瓣入口,散發著荔枝香。其他如金盞菊、金蓮花、琉璃苣、芳香萬壽菊、紫錐花、薰衣草、薄荷、西洋蓍草、刺蕁麻等,都是對身體有益的植物,種類多得連主人也數不清,算算至少有30種以上的香料。 從屋頂懸掛而下的「太陽蜂巢」,以木材及麥桿或稻草編織成,是蜜蜂舒適安穩的生活環境。圖/旅行好農雜誌天然食材 保健療癒琉璃苣有美麗藍紫色星星的花瓣,莖葉布滿白色刺毛,是很受歡迎的高檔沙拉食材,具有黃瓜和薄荷清香。琉璃苣油是女性保健食品,許晉田說,需要大量的琉璃苣花才能製成油,可說是非常珍貴。路旁也種植了刺蕁麻,他提到,這是本地咬人貓的遠親,通常被使用來治療風溼、關節炎、止痛、皮膚癢痛等症狀。環顧農莊各式花草,不僅外型美麗,還有療癒身心的功效。行走在花叢中,耳邊不時聽見蜜蜂嗡嗡嗡,忙碌地穿梭。許晉田表示,農莊裡養蜜蜂不是為了採蜂蜜,而是要幫忙花草授粉,有多餘的蜂蜜才提供給人類食用。他指著從屋頂懸掛而下的「太陽蜂巢」,是以木材及麥桿或稻草編織成蜂巢,為蜜蜂打造一個舒適安穩的生活環境,蜜蜂生生不息,農民自然受益,這是一種永續經營的觀念。 農場自製堆肥,以友善耕作恢復土壤活力,打造微生物獨立生存與增值的條件。圖/旅行好農雜誌食農教育 自製精油為了推廣友善環境的農法,晉福田香料農莊經常舉辦食農教育活動,邀請有相同理念的親子家庭與學校師生來體驗食農教育。一日的活動安排,包括早上的農場導覽解說、自己動手做午餐,以及下午的茶樹精油、純露萃取體驗DIY,或是玫瑰花果醬製作,此項活動採預約制,人數10人以上。許晉田還自己設計與製作窯烤爐灶,讓小朋友可以親自到園子裡採香草、DIY製作窯烤披薩、品嘗香草茶飲,透過五感學習食農。農莊所生產的作物通過有機驗證,也與台中知名餐廳合作生產食用花卉。除了出售新鮮花卉和香料,也製成加工品,如花茶、果醬、蜜釀等產品,並透過網路行銷販售。 刺蕁麻是本地咬人貓的遠親,通常被使用來治療風溼、關節炎、止痛、皮膚癢痛等症狀。圖/旅行好農雜誌從環境探索生命本質■ 許晉田對於土地、植物特性的了解,宛如一位農業專家,這樣的因緣其來有自。他出生於台中北屯的農家,從小就跟著父親下田種稻,那個年代的農民以慣行農法耕作,然而喜愛觀察自然萬物的他,長大後發現水稻田裡許多生物都消失了,促使他尋找對環境友善的耕作方式。他最初學習日本MOA自然農法,後來接觸到BD農法,生命、靈魂的自然及靈性宇宙等觀點,吸引他深入探索研究,並樂此不疲。 許晉田親自設計、製作多功能窯烤爐灶,讓小朋友DIY製作窯烤披薩,透過五感學習食農。圖/旅行好農雜誌生機互動農法許晉田長年鑽研MOA自然農法、人智學思想、生機互動農法,並將其融合與實踐,採用對環境友善的農法來經營農莊。他說,人智學是奧地利哲學家魯道夫.施泰納(Rudolf Steiner),約百年前所創立的一種靈性科學,包括華德福教育、人智學醫學、生機互動農法(Biodynamic,簡稱BD農法)、優律司美,農業只是其中的一種。所謂BD農法,是由歐洲古老的有機農業組織DEMETER所奉行且致力推廣的有機農法。當時歐洲一群農夫發現土壤生命力下降,於是請教奧地利哲學家魯道夫.施泰納,他在1924年為這群農夫進行8場演講,為BD農法打下基礎。此農法主張把動植物、生態環境、地球運行與星辰變化,視為一個活的有機體,倡導不汙染環境、回歸自然,恢復土壤活力的一種有機農法。 金盞花。圖/旅行好農雜誌 融合自然生態生機互動是將動植物、土地、宇宙行星視為一個系統,農場就是依照這個系統運作的有機生命體。BD農法所談的是有生命的土壤,包含其中的微生物,以及可以讓微生物完成自主獨立生存與增值的條件。也就是說,唯有健康的土壤,才能生長出健康的作物。身為BD農法的學習者,必須時常累積對動植物的敏銳觀察,用全觀的角度看待農場發生的一切。對許晉田而言,農業不僅僅是種植生產,更要創造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的關係,當生態環境健康了,人就能受到撫慰與療癒。 2023夏季號。圖/旅行好農雜誌 前一篇文章 【蔬營養素】植物性飲食如何補鐵 下一篇文章 【永續福報】蔬福生活 小農市集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不傷害動物 時尚又美麗傳統市場 Vegan蔬食法餐綜合彩虹舒食 開胃又營養 作者其他文章【水果出任務】蔬旅小崇ㄉ果園【有機茶園】尋找大自然生命力【永續福報】蔬福生活 小農市集【有機好農】自然共生 多元生態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