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狂草‧色宣‧2023
圖/李蕭錕
文/李蕭錕
「狂草」乃草書的一種,漢末張芝首創,於唐代張旭、懷素時達到高峰。
狂草筆勢放縱不拘,線條迭宕起伏、綿延不絕,字形繁簡兼施,變化多端,與一般書體差異極大,趨向於純粹線條形式之抽象表現,飄渺如詩如畫,一般較難辨識,然於書史上,乃至於中外藝術史上,最被推崇。因戲作〈狂草歌〉一首:
狂草如詩畫,滿紙生淋灕。
連綿窮通變,團團縈繞迷。
無法無定則,詭譎變化奇。
虛實交相錯,細看反合宜。
意到筆隨到,字字龍蛇迤。
若言書何如,迅雷看不及。
※書法釋文:
崔顥‧〈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