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常常覺得做很多事一段時間就會又沒耐心了,請問要如何改進?持咒有效嗎?那要唸那一個咒呢?
福報禪師答:所謂「耐心」,依佛教心理學來看是指「精進力」,而「欲為勤依」,也就是說做任何事要先對所做的事好欲喜愛,才會精勤不懈去做。我們看到世間上有的熱中音樂、語文、電腦、科學等,這些很投入學習的人,經常就是那個領域的佼佼者,相反地,做一段時間後沒耐心,多半是失去興趣所致。
精進也有「正、邪」之分,例如有人賭博打牌可以不眠不休,專心投入,這種耐心毅力就不是正精進了。所謂正精進是指精勤斷惡修善,並讓未生惡法不升起,未生善法令生起。
策發正精進的關鍵是先要有「善法欲」,而要有善法欲,就得先有正確的發心動機。一般人對「財、色、名、食、睡」五欲,是很有耐心,但對於求善法的精進力薄弱,因此應思惟善法對我們的益處,不行善法有何害處,這樣就能加速行動力。
佛陀的弟子周利槃陀伽,生性較愚笨,經偈連一句都背不住。佛陀慈悲開示他:每次掃地時,心裡默念「拂塵除垢」。周利盤陀伽依佛所說,每天專注掃地,思惟掃帚清理地面的塵埃,心裡的污濁要靠戒定慧的修持才能去除,用功日深也開悟了。
在生活中經常思惟拜佛、禪坐、持咒,乃至專注於呼吸等修持,對我們好處多多。至於持什麼咒,視個人信願力而定,每位菩薩都具有法力無邊的神通智慧,持咒者必須先要真心的相信,才會有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