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避免預期心理導致的囤油行為,行政院長劉兆玄昨天突然召開記者會,宣布自今天零時起調漲油價、液化石油氣及天然氣價格,電價七月一日也要漲,雖然油價漲幅低於預期,但台灣高物價時代已到來。
高物價是全球性的問題,台灣不能置身事外,馬總統曾說:「油電價調漲一定要做,做了也一定要挨罵,但一個負責任的政府,不能因為害怕挨罵而不敢做。」他很清楚告訴國人,這是反映市場機制和使用者付費不得不為的措施。
以百姓而言,全球物價飆漲非我們所能左右,但如何因應高物價時代,則操之在我,在可能的範圍內稍做調整,或改變生活習慣和態度,應可省下開支,總比怨天尤人有意義。
以我的經驗舉例,過去我上班非開車不可,每周加滿油約七百元,自從聽到油價要調漲,我就試著改變習慣,時而騎腳踏車,時而騎機車,若是起得早乾脆走路上班,此一省也。
若是要買東西或辦事,方圓一、兩公里內能到達都靠兩條腿,二省也。
有時要到遠地開會,盡量跟同事共乘,三省也。如此一來,我車子加油時間從每周延長到十幾天,算起來反而節省。
雖然「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其實這種說法未必正確,完全存乎一心,台灣這二、三十年來由於經濟起飛太快,把老祖先傳下來的節儉勤僕美德,忘得一乾二淨,現在只是把它撿回來而已,何難之有?
陳招池(苗縣頭份/國小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