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未來氣候災損 逾8成民眾願付更多電價 |2023.07.19 語音朗讀 81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台大風險中心調查發現,逾8成民眾願付更多電價以減少未來氣候的災損。圖/記者張睿杰 【本報台北訊】台大風險中心進行氣候與能源相關民調行之有年,為了解民眾在氣候風險感知、政府治理信任、能源政策支持、淨零科技使用等面向的認知與態度,進行「2023年淨零轉型民意調查」,今(19日)召開記者會指出,民調結果發現逾8成民眾願付更多電價,以減少未來氣候的災損。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林竣達說明,這次調查發現,90.8%民眾親身感受氣候變遷影響、88%認為不做任何改變會面臨重大災害、87%認為應積極進行能源轉型、19.4%已受到氣候災害導致身體或財產上的損失,其中有15.6%損失超過40萬元。政治大學創新國際學院長杜文苓指出,調查發現,民眾認為跨部門氣候治理待改善、因應氣候衝擊能力不足,期待政府完備調適政策,當中也涉及政黨問題。調查顯示,18至30歲較支持政府氣候政策的推行,31至40歲族群對於執政黨的信任較為保留;進一步分析,民眾對於民進黨與小黨的信任度較高,對國民黨及民眾黨的信任度較低,但兩者比較之下,民眾黨的支持度較國民黨高。杜文苓表示,民眾對於政府面對氣候變遷要加強的能力,主要有三個選項,包含如何面對氣候變遷、氣候變遷的評估、氣候變遷的法規訂定,雖法規在逐步推行,但有7成民眾在意政府應加強如高溫、缺水的緊急應變能力。台大風險中心博士後研究員林木興表示,根據調查,有83%民眾願意更多電費以減少未來氣候災損。現行電價每度為2.6元,願意支付的電價中,以每度多付「未滿1元」、「1元以上未滿2元」的比例最高,分別約占30%;每度願意多付「2元以上未滿3元」有12.5%,另11.6%民眾不願意多付。圖/記者張睿杰林木興進一步指出,以年齡層來區分的話,願意支付每度電「3至3.5元」族群,以21至30歲比例占4成最高;願意支付「2.7至2.9元」族群,以50歲以上民眾最多。台大風險中心主任周桂田補充,以「願意付多些電費改用再生能源電力」題目來說,有高達7成民眾表達支持,代表能源轉型已成民眾普遍意識,政府應更系統規畫再生能源的推動;但有48.8%民眾認為,近年停電事故頻繁,應促進能源多元化與分散化,以強化電力系統韌性。周桂田表示,認為加速發展再生能源的民眾占52%最多,其次為電價合理、減少電力使用,而使用核電或增加供電來源僅占6.9%;周桂田說,「台灣的電力是綠電不夠」,根據先前的調查,自1999年至迄今,發生停電主要為電網韌性問題,而非電力不足,因此首要加強供電安全,像是2017年815大停電,最後投入約700億加強改善,電價需合理化才能加強。圖/記者張睿杰 前一篇文章 南京西路天坑提前搶修完工 今午恢復通車 下一篇文章 兩廳院「永續國際年會」串聯產官學 開啟台灣綠色劇場時代 熱門新聞 01補充纖維、鈣、鎂、鉀 預防多種疾病風險2025.11.1102佛光會參與COP30 推廣環保與心保2025.11.1303法華禪寺皈依典禮 佛子開啟修行旅程2025.11.1304印尼佛教大學、佛光山叢林學院 簽MOU2025.11.1205習近平會西班牙國王 盼成戰略夥伴2025.11.1306璀璨燈光 映照千年運河2025.11.1307【遊藝筆記】 天涯海角一坡翁2025.11.1108【相守一輩子】 學習向另一半求助2025.11.1309健力世錦賽 中華隊再奪3金2025.11.1310【臆想截圖】 蔥蘭今生與來世2025.11.1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台中甲埔大道 明年首季通車川普第2任期 首軍售台102億M1A2T將納入國軍指管系統修舊如舊 瑞三礦業整煤廠再生通霄電廠閃鳳凰 大煙囪「放倒」台近7成員工薪資 低於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