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很熱室內涼 留意心肌梗塞找上門 |2023.07.19 語音朗讀 102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很多人以為只有冬天須預防心血管危機,事實上,高溫也要注意心肌梗塞,國健署傳授減少室內外溫差、勿烈日下運動等夏日護心4招。圖/Freepik 【本報台北訊】台灣每22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心臟疾病是第2號殺手,很多人以為只有冬天須預防心血管危機,事實上,高溫也要注意心肌梗塞,國健署傳授減少室內外溫差、勿烈日下運動等夏日護心4招。據衛生福利部民國111年死因統計,全台當年度死亡人數計20萬8438人,每10萬人口中有101.5人死於心臟疾病,死因排名僅次於癌症,老化雖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之一,但隨著生活型態改變,工作壓力大、少運動、外食族居多的年輕族群,也應預防心血管疾病纏身。近日天氣炎熱,連續出現高溫現象,衛福部國民健康署今天(19日)發布新聞稿再度提醒,氣溫升高會造成體表血管擴張,心臟就像馬達一樣,需要輸出更多血液,才能填充擴張的血管,造成心臟負荷增加,再加上夏天流汗,身體水分蒸發,讓血液變得濃稠。圖/中央社國健署表示,上述種種因素容易造成夏日出現冠狀動脈堵塞,嚴重時恐會導致心肌梗塞,而身體脫水導致心跳加速,容易引發心律不整或心臟衰竭,呼籲長者、體重過重、有高血壓或心血管病史的民眾,近期如果發生胸悶、胸痛、心跳加速、呼吸喘、身體虛弱的情形,千萬不可掉以輕心。若出現以上症狀,務必盡快離開高溫環境、設法降低體溫,如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適當補充電解質,以最快速度就醫。預防勝於治療,國健署也傳授夏日護心4招的「3要1不要原則」,第1招是「要適當補水」,掌握少量、多次、慢飲原則,避免快速、大量補充水分造成心臟負擔。圖/123RF第2招「要保持涼爽」,室內保持良好通風,避免悶熱環境;外出穿著輕便、淺色、寬鬆、透氣衣物,配戴帽子及太陽眼鏡,隨身攜帶水,避免喝含糖手搖飲。第3招「要減少溫差」,留意室內外溫差,空調建議設定攝氏26~28度,進入冷氣房先穿薄外套,減緩心臟、血管因冷熱溫差快速收縮。第4招是「不要烈日下運動」,國健署提醒,民眾外出活動避免上午10時到下午2時,戶外工作者建議每小時到陰涼處休息10至15分鐘,時刻留意自身及身邊同伴身體情況,避免中暑或熱衰竭。 前一篇文章 台南8旬婦服用16種藥 整合專診醫師助減半 下一篇文章 夏天適時補充水 避心血管疾病還可預防中暑 熱門新聞 01佛大、南華校長 回山禮拜星雲大師 2025.09.0602【詩】追光者2025.09.0803【視覺DJ】礁石間的驚喜2025.09.0704南天寺供僧 願平安幸福照五洲2025.09.0805巴西佛光人捐贈物資 慈善機構致謝2025.09.0606非漢語系協會創會法師 訪瑞典佛光山2025.09.0807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⑲2025.09.0608新青安鬆綁 房市台中熱高雄冷2025.09.0709法院裁定 柯文哲7000萬、應曉薇3000萬元交保2025.09.0610紐約道場禪修課程 佛光人調整身心息2025.09.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營養專欄】拜拜這樣準備,更健康安心!在家就可以做的伸展操自律神經失調 專業治療計畫有哪些?【仁醫之心】這場意外的味道手機重度使用者注意! 暑假過後新增龜頸族【中醫專欄】讓卡住的肩關節再度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