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城鄉】社區造景典範:台北錦華里 文/丹青 |2023.07.19 語音朗讀 115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彩繪腳踏車成了拍照打卡的景點。圖/丹青廢棄腳踏車變身裝置藝術。圖/丹青錦華溫馨喜樂屋提供少見的鐵馬維修服務。圖/丹青 文/丹青以步行方式走過雙北無數里鄰,台北市大安區的錦華里,無疑是最整潔的社區之一;甚至彩繪的廢棄腳踏車,也成為市民拍照打卡的景點。錦華里為日治時期「錦町」部分區域,台灣光復實施地方自治時成立「錦華里」,舊屬古亭區。民國七十九年區里行政區域調整,將該里與錦中里合併,仍沿用錦華里名,但改隸大安區。其里界東至金山南路二段,與錦安里為界;西至杭州南路二段接羅斯福路二段,與中正區為界;南至和平東路一段,與古莊里為界;北至潮州街,與錦泰里為界。轄區共十九鄰,里民將近七千人。錦華里是典型台北市蛋黃區的里鄰,小巷弄裡很容易塞滿機車。現任里長溫美珠出身國會助理,自二十年前轉選里長後,已多次連任。而她服務里民的概念,就是將社區打造為一個具備安全性和生活機能的居住地,並推行里鄰綠化,盡量利用空地打造小花園。因社會高齡化,她也特別關注老人服務。里民活動中心特別取名為「錦華里溫馨喜樂屋」,除一般里民中心會有的書報閱覽、健康講座外,還提供老人送、供餐及二手輔具洽借、長者臨托等服務。細看「錦華里溫馨喜樂屋」的服務內容,會發現還有一項其他里少見的「二手鐵馬維修」項目。這是因為里內缺乏傳統腳踏車修護店,但其實騎腳踏車的長者還頗多的,因此若是故障了,里民活動中心就有義工可以幫忙維修。說起腳踏車,台北許多巷弄經常可見到廢棄的舊腳踏車,一般都是報請環保局來回收;但溫里長的做法,卻是帶領居民彩繪廢棄的腳踏車,再加上盆栽或其他裝飾物,擺放在巷弄間成為裝置藝術。這些腳踏車裝飾,搭配上潮州街幾家走文青路線的餐廳、咖啡廳,如今已成為年輕人拍照、打卡的景點,同時也能阻擋汽、機車違停。走逛錦華里,彩繪腳踏車幾乎遍布整個里鄰巷弄,有連排數輛、前後都有掛置盆栽的;也有兩兩對望,中間以輪胎裝飾的;亦有單輛擺放的,想必是由里民活動中心提供彩繪材料,再由里民自行發揮創意布置的。錦華里的彩繪廢棄腳踏車,不僅減少了環保局資源回收的負擔,也能化廢棄物為藝術裝置,為社區增添創意,可說是社區造景之典範。 前一篇文章 【大江南北】黃龍三見與見龍亭 下一篇文章 【空の色 青柳玲子水墨畫展】流浪 熱門新聞 01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種族和諧日2025.07.3002佛光青少年交響樂團 回山尋根演奏2025.07.3003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2025.07.3104臘腸狗吃飯 堅持帶好友共享2025.07.3005西澳中華學校 議員參訪肯定辦學2025.08.0106菲律賓慈恩寺 祈觀音護佑佛光寶寶2025.07.3107藝術翻轉醫院 療癒心視野2025.07.3008里約佛光人親子慢跑 共享美好時光2025.07.3109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 6-22025.07.3010俄 8.8 強震 海嘯淹沒小鎮2025.07.3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島嶼拼圖】馬崗漁村領略海女文化【寬鼎畫語】一瞬一華【優游藝林】浮在水面的佐川美術館 【歷史現場】從戍衛海疆到軍艦博物館 德陽艦的奇幻轉型【走進大西南】中國西南民族體質調查(上)【五十三參──慧裴法師攝影巡迴展】守著自己的寶藏 作者其他文章【走讀城鄉】望春風、傳族聲、傳萬世──李臨秋故居【走讀城鄉】除舊、復古、觀光──七堵彩繪街弄【走讀城鄉】《淡新檔案》發源地──戴炎輝故居【走讀城鄉】擁抱社區的當代建築──師大美術館【走讀城鄉】 庶民生活博物館──陳家祖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