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火中的青蓮

文/姬天予 |2023.07.18
975觀看次
字級

文/姬天予

宋端宗景炎元年(1276),元軍的馬蹄掩襲而至,為避戰火,一時之間門下徒眾四散,只剩原妙掩關獨坐,他如青蓮般的坐在戰火中,澄澄湛湛、卓卓巍巍,不為烈焰所驚、不為巨變所動……



宋理宗嘉熙二年(1238),江南如烈火一般地捲入戰圖,八十萬蒙古大軍攻打現今的合肥,史稱「廬州之戰」。就在這一年,高峰原妙禪師誕生在蘇州,他的一生,宛如一朵開在戰火中的青蓮。

原妙在戰火中長大,他十五歲出家,十七歲受了具足戒,十八歲修習天台教義,二十歲時他在淨慈寺立下一個誓願,他要以三年的死限來學禪。

二十二歲時,妙倫禪師命他參「生從何來?死從何去?」他苦苦參究。就這樣參了一段時間後,他聽說雪巖祖欽禪師在北磵塔,於是欣然前往叩訪,祖欽命他參「無」字及「阿誰與拖個死屍來?」

在一個夜夢中,原妙忽然想起「萬法歸一,一歸何處?」他疑情頓發,苦參了三個晝夜。這天,他參加一場法事,猛然之間,看見雙徑五祖畫像兩旁的讚偈,上面寫著:「百年三萬六千朝,反覆元來是這漢。」他驀然打破「拖死屍」之疑,這年他二十四歲,也正好滿了三年的死限。

祖欽禪師開法於天寧寺時,又命原妙參「主人公畢竟在什麼處安身立命」,為了參此一問,原妙奮志到了臨安的龍鬚寺,他苦心參究了五年,直到有一個夜晚,一位同宿道友在睡夢中推枕落地,這夜半的這一個聲響,誠是石破天驚,讓原妙驀然打破疑團,宛若從羅網中躍出。

這一年,忽必烈稱帝,建立了元朝(1271),宋代王朝在風雨飄搖中。開悟後的原妙來到山中一僻靜處,縛柴為龕,冬夏一件衲衣,不扇不爐,每天只以些許的松汁攙和著米粥為食,不論炎暑或酷寒,他都堅持每天坐禪。有一年,冬天的大雪淹沒了他的龕居,路斷煙絕,人們都料著他斷無生路了,等到雪停,人們急急的尋找他,卻見他正跏趺宴坐,宛如一朵雪地上的青蓮。

原妙在臨安龍鬚前後苦修九年,於宋咸淳十年(1274)來到了高峰村,擴建了高峰禪院,這時,許多慕名而來的參學者投到了他的門下。

原妙精勤苦修中,戰火仍不斷的燃燒著。宋端宗景炎元年(1276),元軍的馬蹄掩襲而至,為避戰火,一時之間門下徒眾四散,只剩原妙掩關獨坐,他如青蓮般的坐在戰火中,澄澄湛湛、卓卓巍巍,不為烈焰所驚、不為巨變所動,他絕食達二十天之久,直到這場戰亂平息下來。

宋帝昺祥興二年(1279),宋崩亡。這時,原妙選擇飄然遠去,這次的遠去,是一種對故國的悼念、一股對禪宗傳向新朝的蓄勢。

原妙放達的腳步來到了天目西峰的師子巖,師子巖拔地千仞,崖石林立,原妙的弟子們也一路追尋到了這裡,搭蓋幾間草庵,先安住了下來。

原妙在山腰鑿造了一間如舟般大小的石室,他名之為「死關」。這一方小小的洞室,雖然上溜下淖,風雨飄搖,但吸納的是禪師在時代疾風中的勁骨、是對生死的叩問、是宗脈的傳承,禪宗就在這一方石洞中泰然的吐納著。

原妙住在石室之中,僅以一個破甕做為炊具,日食一餐。學人們想要進入他這隱修的洞室,必須踏著一個梯子,只見石室的旁邊,蒼松兀立,虯根曲繞,四方踏訪尋道的學子,就這樣被這一方石室招喚著,這一道梯子,就成了一階階接引學人的門庭。

到了元世祖丁亥元年(1287),祖欽禪師在去世前,將自己說法時使用過的竹篦、拂塵和寫有贊詞的自己畫像,一併寄送給了原妙,這象徵臨濟宗傳法的重任,莊重的交到了原妙手上。

至元二十八年(1291),一個殊勝的轉機出現了。兩浙轉運使瞿霆發進山拜謁,他看到禪僧們居住的困境,便發心施獻莊田山地,原妙與弟子相繼開創規模宏偉的獅子正宗禪寺、大覺正等禪寺,這兩座禪寺就成為大造爐鞴、鍛鍊學者的道場。他方異域的信徒越海踰山而來,從戒者達數萬人。臨濟宗於是從宋末走向元初,汩如春泉,浩如東風。

元成宗元貞元年(1295),當時元室停止對外戰爭,減免江南部分賦稅。社會呈現出繁榮祥和的景象,元朝走在初朝的盛景,但原妙已經走在他生命的盡頭,這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原妙向弟子們付囑後事。到了十二月初一的黎明,原妙向大眾辭別,他說:「西峰三十年妄談般若,罪犯彌天。末後有一句子,不敢累及平人,自領去也。大眾還有知落處者麼?」停了許久,又說:「毫釐有差,天地懸隔。」原妙於書偈後泊然而逝。辭世偈是:「來不入死關,去不出死關。鐵蛇鑽入海,撞倒須彌山。」弟子遵奉原妙的遺命,全身歸葬在死關,世壽五十八。

原妙的一生,經歷了南宋的滅亡和元朝統一江南的歷史巨變,他在戰火之中隱於草野,或結廬庵居,或鑿石為室,他的道風吸引著四方的學者,他不但將臨濟禪風傳播到大江南北、乃至遠傳至日本、韓國,他的一脈法系更經由宋末傳向元朝,並如三月春風一般,蕩蕩的拂過明清、吹到了現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