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為了搶救人命,大陸四川重災區之一的什邡市千年古剎羅漢寺,除了有受災群眾、部隊醫護人員及救護人員搭起的帳篷外,至二十八日止,共有二十八名嬰兒在一間由禪床和帳篷組成的產房降生人間。
回憶當時情景,什邡市婦幼保健院住院部主任鄭同英說,汶川大地震發生後,在不間斷地動山搖中,該院婦產科醫護人員護住三名產婦、四十多名孕婦衝出危險的院舍。後來,在住持素全法師邀請下,全部人員轉移到較為安全的羅漢寺。正當苦惱沒有產床很難做手術時,羅漢寺僧人跑著搬來兩張床、兩張桌,並騰出一房作為產房,簡陋中,二十八個小生命就呱呱墜地在羅漢寺誕生。
期間為了防止房間倒塌,產房被轉移到固定的雨布下,大雨中,手術持續進行,素全法師率幾名僧人又用一頂帳篷搭起手術室。於是,手術又被轉移到帳篷內。
許多剛為人母的年輕媽媽說:「地震讓很多人失去生命,羅漢寺打破禁忌接納我們這些受災群眾,為新生命的誕生爭取到寶貴時間,讓我們感動萬千,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對此,一名法師表示,羅漢寺沒有破什麼禁忌,這是民間的誤解,在戒律和經典沒有這一規定,當災難發生後,能夠幫助人是我們的佛緣,也是我們普度眾生的機會。
羅漢寺副主持趙善法師說:「地震當天就有八百多人進入寺裡,第二天增加到一千二百多人,第三天又增加二百多人。地震後,住持和尚就馬上動員僧眾把所有對災區群眾有用的東西都拿了出來,僧人自己反而沒了鋪蓋和床鋪。十二日那夜,我們(全部僧人)打著傘在雨裡蹲了一夜。」
趙善法師指出,自大地震以來,羅漢寺就免費為受災群眾二十四小時提供開水,由於用水量太大,先後燒壞二台鍋爐,抽壞二個水泵。住持告訴大家,要防止發生疫病,就要燒水給大家洗澡,保持清潔。
對原先只有四十一名僧人、三十多名居士的羅漢寺來說,三千人的飯食是最大問題。僧人和居士們都非常勞累,為了住在寺裡的一千五百名受災群眾,加上醫療隊和救援隊的一千二百人,同時加上為附近醫院三百多人送飯的任務,他們從凌晨三點開始煮粥,一直忙到晚上八時半晚飯結束,一直沒有休息,實踐行了佛教「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的教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