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枚自製衛星獵風者起運 預計9月發射升空

曾博群 |2023.07.14
725觀看次
字級
台灣首枚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衛星」上午從國家太空中心起運往法屬圭亞那,預計今年9月自圭亞那太空中心搭乘亞利安公司的Vega火箭升空。圖/國科會提供

【記者曾博群綜合報導】台灣首枚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衛星」上午從國家太空中心起運往法屬圭亞那,預計今年9月自圭亞那太空中心搭乘亞利安公司的Vega火箭升空。總統蔡英文表示,在國際太空經濟蓬勃發展的階段,政府推動太空發展法,並依法將國家太空中心改制為行政法人,為台灣建構良好的太空發展體質,期待獵風者升空後,能為氣象及科學研究帶來貢獻。

獵風者衛星今日上午自新竹科學園區的國家太空中心起運前往桃園國際機場,預計7月17日運抵法屬圭亞那,隨後進入圭亞那太空中心(CSG)進行整備,進行燃料填充、與火箭對接等工作,並於9月搭乘亞利安公司的Vega型火箭升空,進入550至650公里的低地球軌道,展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反射訊號接收的任務。

蔡英文表示,獵風者是台灣第一個自製的氣象衛星,相信很多人都充滿激動的心情,來見證台灣太空化的里程碑,獵風者未來將執行海面風速觀測的任務,為我們精準掌握海面觀測的數據,也將對全世界產生貢獻,這是一個台灣土生土長的衛星,證明台灣的太空產業足以進軍國際。

行政院長陳建仁指出,獵風者衛星的酬載儀器是學研界共同研發的心血結晶,衛星本體更由超過20家廠商共同合作,打造的過程帶領國內相關產業跨入太空領域,意義非凡,未來的應用將為自然科學與氣象預報提供龐大的觀測資訊,帶來科學及應用上的進步。

國科會主委吳政忠表示,太空科技發展快速、太空經濟已成形,並帶動臺灣的太空產業鏈,其中在地面設備部分,2020年至2025年相關產值預估可增加新臺幣800億元,總產值將可達到3000億元;以2022年來說,成長幅度更超過20%,大幅優於全球市場幅度0.3%;國家太空中心今年改制為行政法人,除了原先的研發任務,更肩負產業推動與人才培育的使命,國科會將持續在府院的支持下,與國家太空中心從不同層面推動產業升級。

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表示,歷經8年多的努力,獵風者衛星終於走到起運這個重要關卡。獵風者衛星是台灣第一顆自製氣象衛星,除與國內學研界共同研製任務酬載GNSS-R執行科學任務,另將進一步驗證我國衛星關鍵元件、酬載儀器、衛星系統、次系統設計製造能力。

國家太空中心指出,獵風者衛星將在550至650公里的衛星軌道上,接收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發射並經海面反射的訊號,初期蒐集範圍將集中於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低緯度帶,預估可提供劇烈天氣生成初期的觀測資料,搭配地面雷達的高解析度沿海風場資料,可應用於颱風路徑、強降雨預測,也可進行海氣交互作用等研究及相關應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