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塔可
文/嚴崑晉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閒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一向」即一晌,短暫、片刻的意思;「年光」指時光、年華;「有限身」即指這一軀體有限的生命。首句「一向年光有限身」,即對年華易逝、生命有限發出深深的慨歎,也似乎是作者對宇宙人生的哲理性體悟,能警醒人心。
「等閒離別易銷魂」,「等閒」是尋常、一般的意思。在短暫的人生中,每個人都不只一次的經歷著離別,且不說那山盟海誓般的生離死別,即便是那親朋好友久別重逢這般尋常的離別,歡樂的時光總是讓人感到短暫,待要說再見時,也是頗令人傷感啊!尤其古代交通不發達,此次的道別,下次不知道何時才能再相見。
如此一來,年華易逝、生命有限、離別傷神,一層疊加一層,總能讓人陷溺於感傷與愁苦之中,又無可奈何。該如何跳出愁城,自我寬解呢?詞人的作法是:「酒筵歌席莫辭頻」。「酒筵歌席」是指宴會,即宴請嘉客,以飲酒賦詩為樂。「頻」是指宴會的頻繁。晏殊是北宋初期的宰相,他認為愁苦哀傷無有用處,完全改變不了事實,不如宴請嘉客,對酒當歌吧!據葉夢得《避暑錄話》記載,晏殊「惟喜賓客,未嘗一日不宴飲,每有嘉客必留,留亦必以歌樂相佐」、「日以飲酒賦詩為樂,佳時勝日,未嘗輒廢」。可見,此句正是晏殊借酒自遣、及時行樂的人生態度之寫照。
過片首句「滿目山河空念遠」,是設想之辭,設想此時登高望遠,放眼開闊遼遠的河山,懷想著遠別的親友,也是徒然無益的。可見,此句是承「等閒離別」句而來,其意是從李嶠〈汾陰行〉:「山川滿目淚沾衣」句化出。而除了「念遠」之情無益以外,還可進一步的聯想到,將有限的人生去追求不可得的事物,也是徒勞的。
次句「落花風雨更傷春」,亦是設想之辭,設想此時獨處家中,見那盛開的花朵,被風雨摧殘掉落,也是能令人感傷春光易逝。因此,此句是承「一向年光」句而來,除了表達「傷春」之情外,亦可進一步的聯想到,人生對無可挽回之事物,再多的傷感也是無益的。
「不如憐取眼前人。」此句化用唐元稹《會真記》中鶯鶯詩:「還將舊來意,憐取眼前人。」在本詞中的意思,是要這些參加酒筵歌席的嘉客,好好愛憐眼前的人。意即把握眼前的歡娛,不讓痛苦折磨自己,也不沉溺於酒色之中,是一種理性的選擇。而且誠如葉嘉瑩先生所說,它使人想到的也不僅僅是「眼前」一個「人」而已,而是把握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這種啟迪與觸發,是大晏詞中「情中有思」的特色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