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地改變覓食困難 大冠鷲脫水路倒 |2023.07.10 語音朗讀 119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新北市萬里區港東路一帶有民眾發現奄奄一息的大冠鷲,動保員拿出猛禽救難三寶:眼罩、長手套、大毛巾,將大冠鷲安全帶回動保處三芝醫療站治療。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本報新北訊】新北市政府動保處日前接獲通報,萬里區港東路一帶有民眾發現一隻大鳥倒臥,翅膀下垂無法飛起。動保員獲報後前往現場,確認這隻有氣無力鳥類是大冠鷲,為防止大冠鷲因受驚嚇以尖嘴利爪攻擊旁人,動保員隨即拿出猛禽救難三寶:眼罩、長手套、大毛巾,將大冠鷲安全帶回動保處三芝醫療站。三芝醫療站站長謝弘斌為大冠鷲做檢傷,發現無法正常飛翔是因為長期營養不良及脫水導致,經動保員妥善照顧並補充熱量,休養二周後評估大冠鷲已恢復健康,近日野放回歸大自然。野柳派出所警官蔡興展表示,當時民眾發現這隻倒臥路旁的大冠鷲,靠近觀察這隻大鳥雖不能飛,尚有生命跡象且能緩慢活動,擔心附近民眾靠近後不小心遭到利爪抓傷,趕緊通報動保處前來救援。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動保員李國良說,北海岸山區是大冠鷲棲息地,經常接獲民眾通報,有大型猛禽需要傷病救援。動保處管制車內備有猛禽救難三寶包,動保員執行任務時會先戴上防啄長手套,再以大毛巾小心翼翼全身包裏住大冠鷲,最後將牠戴上猛禽專用眼罩,安全順利將大冠鷲帶回醫療站。謝弘斌說明,經仔細檢傷結果,大冠鷲主要是長時間饑餓營養不良,導致肌肉無力,加上脫水嚴重,因此無法正常飛行,必須提供食物,補充水分、電解質等。大冠鷲是台灣常見的中大型肉食性猛禽,救傷過程中必須幫牠們戴上眼罩,也就是俗稱的鷹帽,鳥類戴上眼罩之後,能降低傷害力,面對外界突然靠近動作就不會緊張,有效降低自衛攻擊行為。大冠鷲主要以蛇、鼠類與蜥蜴爬蟲類等為食物,屬鷹科蛇鵰屬,喜歡在森林近水邊的樹冠上築巢,身長約55至75公分,翼展約150至170公分,成鳥背面和後頸為黑褐色,胸部、腹部和翼下為淡褐色,胸腹有白色斑點,停棲時可見明顯冠羽。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前一篇文章 兩隻小石虎滿4個月大 將接受野放訓練 下一篇文章 花蓮近海目擊鬼蝠魟 游近賞鯨船遊客驚訝 熱門新聞 01補充纖維、鈣、鎂、鉀 預防多種疾病風險2025.11.1102印尼佛教大學、佛光山叢林學院 簽MOU2025.11.1203【遊藝筆記】 天涯海角一坡翁2025.11.1104多倫多佛光山 獲頒建築文化遺產獎2025.11.1205攝影師造池塘 重建沙漠生機2025.11.1106【臆想截圖】 蔥蘭今生與來世2025.11.1107比利時國小師生 靜坐、抄心經2025.11.1108【論愛談情】愛,無須卑微2025.11.1109修行入廚慈悲入味 台韓寺剎飲食交流2025.11.1210鳳凰颱風來襲 桃園、宜花、澎湖今停班停課2025.11.1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日月潭沒降雨蓄水率增加 水力發電助攻屏東書院園區公告 不能再亂餵鳥類及野生動物 尊重原民文化 七彩湖擬畫保護區盼善意對待海洋 屏東再啟動回收廢漁網計畫要維護生態 丹大地區劃設保護區桃園市復興區櫻花開 罕見「藍喉太陽鳥」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