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台灣館 藝術家袁廣鳴代表參展

曹麗蕙 |2023.06.27
1348觀看次
字級
台北市立美術館今(27日)天宣布,2024年「第60屆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台灣館,由袁廣鳴獲推選為參展代表,圖為袁廣鳴2018年作品《日常演習》。圖/藝術家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台北市立美術館今(27日)天宣布,2024年「第60屆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台灣館,由袁廣鳴獲推選為參展代表。袁廣鳴表示,「非常榮幸能夠代表台灣參展,這次展覽將會聚焦『地圖政治』、『日常中的戰爭』及『戰爭中的日常』為主軸。」

提名委員會表示:「袁廣鳴以影像為主要媒介,創作將近40年、充分體現他對於新媒體藝術的不輟探索。他沉歛詩意的視覺語彙隱含著象徵寓意,不僅反映眾多台灣人共有的存在意識及潛意識,同時也極具超越地域的普世性。在後疫情時代的當下,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能由一位深刻體驗台灣變遷的藝術家來代表展出,相信深具意義。」

北美館說明,袁廣鳴生於台北,自1984年開始從事影像創作,以其具詩性的敘事形式而聞名。他早期的觀念性錄像裝置多從自身經驗為創作主軸,如1998年《難眠的理由》觸及視覺及技術媒介的互動關係;2001年開始從個人生命擴及對城市及全球化的狀態描述,例如〈城市失格〉系列作品以局部影像拼貼出西門町的空無場景;2007年〈逝去中的風景〉系列,藉由微型自傳式的手法開創出一種介於錄像藝術與電影之間的新型動態影像,凝視日常生活中潛藏的惴惴不安;2014年《棲居如詩》則提問了在現今世界的生活狀態下,棲居何以如詩?近期作品《向黑》與《向光》更結合沈浸式展演的觀展形式,反思何謂感知及影像的存在本質。

袁廣鳴2014 年作品《佔領第561小時》。圖/藝術家提供。

北美館指出,袁廣鳴透過富含隱喻及批判的影像詩學,將源自藝術家創作原點的內在焦慮和困惑、與個人生命政治的探問,抬升至對於人類整體生存處境的思辯,深刻傳達破滅與希望兼具之思。

此外,北美館與袁廣鳴共議邀請策展人陳暢策畫台灣館,陳暢表示:「我跟袁廣鳴的合作將涉及個人的焦慮與希望等議題,藝術家也預計為威尼斯雙年展帶來新作。在迎面充滿不確定性與分歧的年代,我們將攜手探討時間如同流變的棲所,以及作為抵抗形式的恆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