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詐騙大進化 最常見3手法曝光

 |2023.06.16
2355觀看次
字級
人工智慧(AI)讓聊天機器人ChatGPT爆紅,讓不少騙子運用AI行騙,年長者尤其容易受騙上當。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人工智慧(AI)讓聊天機器人ChatGPT爆紅,自動生成文字、圖片甚至影片的功力令人嘖嘖稱奇,不幸的是,騙子也注意到了,正運用AI行騙,年長者尤其容易受騙上當。

去年紐約一位70幾歲的律師在LinkedIn上回應某女子的訊息,這名女子相片看來很美、比他年輕,而且專業背景強,學歷也不凡,短短75天內,他的養老金全被騙光,一段原以為浪漫的遠距戀情也變成虛幻一場。

LinkedIn依照女子指示下載了軟體,以為把錢轉存進加州某加密幣銀行,並進行了一系列交易,查詢帳戶看似有獲利進帳,不料其實這些全屬捏造,連那位自稱住在泰國的女子也根本查無此人。

MarketWatch報導,層出不窮的AI騙局正瞄準老年人,最常見的三種騙術是:假談情真詐財、勒贖軟體(ransomware),以及假冒國稅局或其他政府機關來函索取據稱拖欠的款項。

LexisNexis Special Services執行長塔科夫估計,未來18個月期間,AI詐騙案受害者損失的錢財可能上看1000億美元,除非被騙子瞄準的對象對AI騙術提高警覺,否則財務損失將有增而無減。

圖/資料照片

塔科夫指出,運用AI可生成栩栩如生的影像,結合有魅力的人聲語音,騙子就可製成影片「釣」某人線上約會,逐漸取得信賴後,再向受害者要錢。

至於勒贖軟體攻擊,常見手法是從臉書或YouTube網站找來他人的三秒語音訊息,然後複製並弄成聽起來像是真的對話,塔科夫說:「真假十分難辨。」

同時,詐騙子運用像ChatGPT這類的AI語言處理工具,即可自動生成宣稱是政府發的公函,文中完全看不到以往詐騙者偽造文書常見的拼字或文法錯誤。塔科夫說:「這讓人難以分辨真偽。」

塔科夫說:「受騙的不只是老年人,但絕大多數是年長者,騙子這麼做,因為騙得到錢,這招很管用。」

塔科夫的防騙建議是:千萬不要把錢匯給不曾謀面的陌生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