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博物館 助印度140萬童看展

林奕榮 |2023.06.15
1438觀看次
字級

【記者林奕榮綜合外電報導】如果你不能來博物館,博物館會來找你!印度孟買一家博物館工作人員數年前提出一項創新的教育理念,推出「輪子上的博物館」(Museum on Wheels, MOW)計畫,把博物館的展覽內容帶到農村地區,讓偏鄉弱勢兒童接觸印度的歷史和藝術文物,從恐龍到蒙兀兒帝國(Mughal Empire)。

孟買Chhatrapati Shivaji Maharaj Vastu Sangrahalaya博物館的人員在2015年10月啟動MOW計畫,以大型巴士改裝成「行動博物館」,將展覽品運送到鄉村社區。迄今為止,這個行動博物館已在印度各地繞行逾5萬英里(約8萬公里),造訪700多個城市,惠及超過140萬人。

無法去博物館 就帶到你眼前

MOW計畫的主持人馬特莉(Krutika Mhatre)表示:「即使在21世紀,許多農村的民眾及兒童仍不了解博物館是能夠幫助學習的場所。MOW計畫希望改變這個觀念,館方的理念是『如果你沒辦法參觀博物館,我們就把它帶到你眼前』。」

馬特莉說:「行動博物館最初選擇大家都熟悉的主題,因此展覽內容以印度河流域文明(哈拉帕文明)為主,結果深受歡迎。」

印度媒體The Better India報導,MOW持續在印度各地巡迴展出,展覽主題則依據各地教師的回饋,每6個月調整一次。MOW備受好評,也在2019年獲得聯邦政府撥款獲得政府和一些家長的支持,添購另一輛巴士。

馬特莉表示:「孩子們對這些主題表現出很大的好奇心,當他們看到這些展示品時,眼中閃過一絲火花。第1輛巴士在一個月內行駛27天,並且滿載運轉,然後第2輛巴士由政府資助。」

後來,MOW也陸續展出白堊紀(Cretaceous)時期的恐龍化石、傳統印度遊戲、不同時期的印度錢幣以及其他文明的展覽。

孩子增長知識 激發想像力

馬特莉指出,印度許多城市沒有博物館,在MOW造訪前,學童甚至不知道什麼是博物館;印度幅員遼闊、歷史悠久,即使正迅速邁開現代化腳步,但依然需保存文化紀錄。

透過免費將博物館直接帶到孩子們的家門口,MOW已經成為變革的催化劑,在農村孩子熱切的心中激發想像力和知識。除了農村之外,MOW還拜訪學校、機構,讓校內學生也能參觀。

回顧7年多的歷程,馬特莉說:「MOW的目標是農村兒童,讓不知道博物館存在的孩子們能夠享受實體博物館。我們巧妙地利用巴士的外部,繪製有趣的圖像來吸引這些孩子。看到他們對這些展覽品的反應真是太棒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