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乳房醫學會於14日召開荷爾蒙陽性早期乳癌避險治療衛教記者會,以醫病四方對談的角度,呼籲大眾重視早期乳癌高復發風險的重要性。圖/台灣乳房醫學會提供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根據衛福部國健署公布之109年癌症登記數據顯示,乳癌居女性十大癌症中的第一名,個案數超過一萬五千人,著實成為女性健康一大威脅。其中荷爾蒙陽性患者占所有乳癌亞型中七成,人數居冠。
醫師指出,早期乳癌治療日益成熟,尤其荷爾蒙陽性 (HR+HER2-)患者一般認知治療成效與預後狀況較佳,然而,這也代表「復發風險」常被輕忽。
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陳守棟表示,根據癌症登記報告,過去20年間乳癌發生率成長近兩倍,死亡率成長近三成。
台北榮總輸血醫學科主任劉峻宇說,若出現例如淋巴結陽性、腫瘤偏大、Ki-67指數高、腫瘤細胞分化程度差等情形發生,就有可能屬於「高復發風險族群」,其預後與公認棘手的三陰性乳癌一樣不佳。
研究顯示,復發患者中約3成是在術後兩年就復發,超過8成以上是在術後5年內發生,且有一定的比例為遠端轉移,好發轉移部位包含骨、肺、肝、腦等,其中多部位遠端轉移的機率逾3成4。
「一旦發生遠端轉移進入晚期乳癌時,治療將更為棘手。」劉峻宇建議淋巴結陽性的癌友,要注意是否為高復發風險族群,應盡快與主治醫師討論及評估後續治療方案,透過術後輔助性治療降低復發可能性,提早啟動「避險治療」。
台灣乳房醫學會今(14)日召開荷爾蒙陽性早期乳癌避險治療衛教記者會,說明荷爾蒙陽性早期乳癌當前的治療趨勢,與台灣乳房醫學會最新「荷爾蒙陽性(HR+HER2-)早期乳癌術後輔助治療共識」。
記者會也同步邀請社團法人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黃淑芳理事長,與早期乳癌病友賴小姐現身說法,分享抗癌故事,喚醒大眾對於早期乳癌「啟動避險、邁向治癒」的重視。長達23年資深乳癌病友黃淑芳,與賴小姐都為乳癌患者打氣,「只要保持樂觀正向,並積極配合醫囑治療,復發將不再是夢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