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打造出墓園個性

 |2008.05.23
998觀看次
字級

【本報燕巢訊】「人往生後的安葬地,其實也可以很個性化」,即將從樹德科技大學建築與古蹟系畢業的學生辜民儀,衝著這個另類念頭,嘗試打造新一代墓園當作自己的畢業作品,大膽挑戰殯葬禁忌的作風,是樹科大建古系創系以來頭一人。

樹科大建築與古蹟維護系第八屆畢業作品展「Best」,昨天在學校設計大樓一樓登場,展期至二十七日;這是建古系末代畢展,下學年起該系即將更名為「建築與環境設計系」。

畢業展定名為「Best」,旨在鼓勵學生拿出最好的學習成果;建古系學生不負師長寄望,不論在創作設計或論文研究,都挖空心思,不少作品,更將新思維融入舊建物,走出新意。其中辜民儀的作品,以改造高雄市覆鼎金公墓為假想,大膽挑戰殯葬禁忌,最引人側目。

他以「根‧原點」為設計出發點,將有如亂葬崗的覆鼎金公墓,模擬改造為擁有現代空間機能的納骨塔園區,白色建物在綠意相襯中,去除納骨塔給人的冰冷氛圍,賦於往生者一處寧靜的歸宿。

「我也十分相信鬼神」,臨屆畢業的辜民儀在構思畢業展題材時,選擇突破傳統思維的框架,挑戰殯葬禁忌,他說,「就是想做點不一樣的」。

辜民儀說,墓園既然是往生者最後的歸宿,就該像「家」一樣,不該有陰森恐怖的氛圍;且還能依每個人的個性、特質打造,呈現個性化。已錄取樹科大建古研究所的他說,將來會朝殯葬相關領域,繼續研究發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