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光害護生態 人與植物共生 |2023.06.09 語音朗讀 216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荷蘭藝術家Roosegaarde的作品〈GROW〉位在6000多坪的韭菜田,由紅光與藍光交織而成的農業藝術,因近距離才能看到光舞,也大幅減少光害的影響。 圖/取自「Studio Roosegaard」臉書 【本報綜合報導】許多生物仰賴自然晝夜變化,判斷何時該飲食、睡眠、遷徙、繁殖等,但無所不在的強光,已經嚴重影響生物的生理時鐘,連植物都深受其害,不僅影響植物生長和繁殖方式,也擾亂它們的季節性節律,例如:改變花蕾綻放時間、葉子變色及脫落的時間等;為此,台北植物園近期啟用「植光步道」,換成不會影響動植物生理的燈具,減光害護生態。台北植物園近期啟用「植光步道」,路上燈具都換用不會影響動植物生理的,減光害護生態;右圖為植光步道空拍。 圖/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丰宇影像攝影減光改造行動 降低燈具位置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管轄的台北植物園占地8.2公頃,園區內有多達2000餘種的植物;基於對光環境與生態關懷的共識,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與林試所合作「台北植物園植光計畫」,針對和平西路和博愛路出入口約435公尺的步道,進行光照改善,民眾既能安全在植物園散步,又能維護自然韻律。林試所植物園組組長董景生指出,減光改造行動先是降低燈具安裝的位置,避免光照影響植物園的樹木生理,同時避開容易誘引昆蟲的區域。台北植物園近期啟用「植光步道」,路上燈具都換用不會影響動植物生理的,減光害護生態;右圖為植光步道空拍。 圖/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丰宇影像攝影他指出,國外已在推行減光作為,國內起步較慢,台北植物園夜間照明已造成開花混亂、樹木長側枝等現象,因此5、6年前園方自行換成矮燈,但光譜、顏色等干擾昆蟲的問題仍存在,這次獲民間協助,換置燈具後,進一步達成減光害護生態的目標。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總監李依樺指出,在「植光計畫」資料搜集的階段,曾嘗試調查國內外的類似案例參考,卻發現例子少之又少,因多數植物園在夜間即閉園,維護動植物的生長作息,避免人工照明對生態造成影響;但台北植物園是珍貴的城市綠地,因此以保護生態為前提,將「人」與「自然」一同考慮進光環境的規畫,可以說是為了實現文明與野生、人文與自然共好理想的嘗試。為避免燈光造成動植物的傷害,台北植物園減光改造行動先是降低燈具安裝的位置,避免光照影響樹木生理時鐘。圖/中央社夢幻燈光農田 減少農藥施灑另外,隨著LED路燈愈來愈普遍,導致農田生長得較慢,為了防止農作物失收,日本有學者研發新款路燈,肉眼看來與普通路燈沒分別,但實際上它每秒閃動過千次,植物會以為燈沒有開,因此生長不會受到影響。沉浸式科技藝術聞名的荷蘭藝術家Daan Roosegaarde在6000多坪的韭蔥農田中,裝上4個太陽能發電的照明系統,藉著迷幻燈光,讓農地化身〈GROW〉夢幻沉浸裝置,特別設定的藍光、紅光線、紫外線,除了有助促進植物生長,還可減少高達50%的農藥施灑,由於近距離才能看到光舞,也大幅減少光汙染帶來的影響。荷蘭藝術家Roosegaarde的作品〈GROW〉在6000多坪的韭菜田,由紅光與藍光搖曳生姿、交織而成的農業藝術,由於近距離才能看到光舞,也大幅減少光害的影響。圖/取自「Studio Roosegaard」臉書為了減緩光汙染的危害,各國政府紛紛推出法案並施行防治措施,2002年捷克頒布全球首部管制光害的法律──《保護黑夜環境法》;南韓2016年《光汙染防治法》強制管理街道照明、裝飾照明、廣告照明、數位多媒體招牌亮度;中國大陸上海2022年在《上海市環境保護條例》,新增防治光害的內容,成為大陸首部納入光害治理的地方性環境保護法規。台灣則以台北市為首,2017年提出《台北市光害管制自治條例》,規定晚間10時到隔日8時間,廣告物光源不得閃爍,也對輝度和照度過高的人造光源祭出罰鍰。此外,由於台灣各地光害程度不同,環保署提供《光害管理自治指引(草案)》給各縣市參考,因地制宜。荷蘭藝術家Roosegaarde的作品〈GROW〉在6000多坪的韭菜田,由紅光與藍光搖曳生姿、交織而成的農業藝術,由於近距離才能看到光舞,也大幅減少光害的影響。圖/取自「Studio Roosegaard」臉書 前一篇文章 下周迎梅雨旺盛期 恐帶來致災性雨勢 下一篇文章 全球生活成本最貴城市 紐約取代香港 熱門新聞 01渥太華佛光山 授海狸童軍領巾2025.11.1702警告日本 陸黃海軍演、籲暫勿遊日 2025.11.1603【詩】遊園地.競馬場2025.11.1704墨西哥熱氣球節 高空爭豔2025.11.1605芬普尼毒蛋 又爆4萬顆流入市面2025.11.1606落葉刺繡 巴西百鳥寫真集2025.11.1707克林姆富家女肖像畫 估值46億元2025.11.1708【快樂塗鴉簿】熱鬧的內灣小鎮2025.11.1709AMR機器人 是什麼?2025.11.1710中日緊張 陸4海警船巡航釣魚台2025.11.1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一戶一田永續城市 撥5成土地種菜世界兒童人權日 照亮孩童未來 中日陷僵局 陸要求撤回高市言論遭日拒絕氣候變遷績效 台居全球倒數第8名大山唯一收件人 暖心快遞包裹落葉刺繡 巴西百鳥寫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