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鄭又升組長(左)與劉怡吟社工(右),針對照顧者疑問,提供照顧技巧建議。圖/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提供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有感於失智症照顧是長期壓力,加上失智症病程的特殊性,在面對家人健康退化,常有失落與挫折。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連江縣衛福局、連江縣南竿鄉牛角社區發展協會、連江縣立醫院失智共同照護中心,與馬祖南竿耶穌聖心堂日前攜手舉辦「關懷感恩照顧者支持課程」,讓照顧者學習到紓壓技巧,也獲得照顧技巧的建議,收穫滿滿。
台灣2020年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占總人口數16%,也首度出現人口負成長現象,推估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依據連江縣政府民政處 2022年2月底統計資料,南竿鄉65歲以上為1,042人,失智、失能及輕度認知障礙人數推估有241人,約占南竿23%,需要政府及民間高度重視。
因此,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自2023年起,將社區服務觸角延伸到連江縣南竿鄉,承辦了目前連江縣唯一的失智據點「牛津學堂」,並透過多元化的課程活動,讓當地民眾對失智症有正確認知。
「關懷感恩照顧者支持課程」,帶領家屬認識情緒與壓力,並分享自我照顧的紓壓方法,及帶領家屬演練,包括練習深呼吸、運用刮痧板簡易操作穴位按摩。會中幾位失智者與家屬一同前來,失智者透過鼓勵,表達出對家人的感謝。如有長者表示對女兒感到非常驕傲,知道兩個女兒都很關心她,感情很親密;也有太太對於先生承擔家計外,還用心陪伴照顧,表達愛與感謝,透過課堂中學會的刮痧板,幫先生僵硬的肩膀按摩、紓解壓力,現場氣氛相當溫馨。
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鄭又升組長與劉怡吟社工,肯定家屬帶失智者外出「使用資源」的照顧模式,並呼籲照顧者重視自身健康。除了授課之外,也於現場根據家屬的需求,提供照顧技巧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