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韋士塔
外科手術是治療疾病或傷勢的常見方式,操作過程的關鍵一環則是需遵守無菌原則,以隔絕致病微生物與傷口接觸,避免感染並提高手術成效;然而,一些基礎設施與設備較落後的地區,未必能提供合格的無菌手術室,天災或戰亂時,原有的設備也容易遭破壞,延誤對患者的救治。
為了改善這種狀況,新創公司SurgiBox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支持下,研發一款攜帶式的工具組,能迅速創造出無菌手術環境,讓醫師盡速執行手術,拯救寶貴性命。
2003年3月,SurgiBox已運送50組攜帶式手術箱至烏克蘭,讓戰區的傷者能即時獲得救治。SurgiBox表示,烏克蘭仍持續受戰火威脅,基於人道主義,該公司將繼續提供這些醫療器材。
SurgiBox已與MIT合作多年,此次開發的行動手術箱不僅能在戰地使用,也能在天候惡劣或遭天災侵襲的地區使用。傳統手術室需有電力、燈光及消毒設施,但SurgiBox的設備不僅輕巧,也不須擔心電力或照明問題迫使手術中斷。
SurgiBox行動手術箱重量不到5公斤,整組裝備可收納在一個普通背包中。這項裝置整合了智慧控制模組,能穩定手術氣囊內部的壓力,並透過高效微粒空氣(HEPA)過濾器輸送空氣。
此外,這項設備能快速充氣,並使用電池供電,為醫師及患者爭取黃金搶救時間,提高患者存活率。
在野外操作時,更能迅速在最短時間內創造無菌環境,避免患者傷口與空氣中的粉塵、昆蟲接觸,也能避免醫護人員接觸到患者的體液。
SurgiBox的創辦人特奧多雷斯庫(Debbie Teodorescu)曾是哈佛大學學生,也是MIT D-Lab實驗室的研究員;她表示:「我們正致力為需要接受手術的患者提供安全的環境。以全世界的範圍來說,當前這個世界只有極小的一部分空間能安全地進行手術。即使醫師的技術再高超,一旦缺乏設施和必要的環境,就無法提供最理想的醫療品質。」
特奧多雷斯庫表示,2009年時她參與D-Lab實驗室的研究,因為意識到要在安全的地點進行手術竟如此困難,因而萌生創建SurgiBox的想法。
她回憶:「當時我的想法是,既然我們可以使用附有手套的真空箱,來保護實驗過程免受外在因素干擾,應該也能擴大應用於需要接受外科手術的患者。」
為了實現這個願景,特奧多雷斯庫與醫學、工程專家合作,成功打造出輕便、複製手術室環境的裝置。讓醫師能順利執行任務,且這套設備的操作非常簡單,只需按下幾個按鈕就能啟動。
特奧多雷斯庫說:「進行手術已是一項艱鉅任務,外科醫師不會想改變他們的工作流程。使用我們的設備,就跟平常動手術一樣,只須按下幾個開關就能啟動系統,然後就能開始執行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