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大園 國際空港好趣桃 漁花鳥翔遊大園

文/人間社記者謝佩蓁、黃月貴 |2023.05.29
5012觀看次
字級
桃園國際機場第二航廈出境車道上方的公共藝術〈乘光飛行〉。圖/王英斌提供
溪海休閒農業區栽植的彩色海芋。圖/人間社記者謝佩蓁
許厝港溼地有眾多鳥迷,以長鏡頭拍攝野鳥。圖/人間社記者謝佩蓁
許厝港自行車景觀大橋。圖/人間社記者謝佩蓁
橫山書法藝術館呈現「公園為硯,陂塘為墨」意象。圖/人間社記者謝佩蓁
竹圍漁港「彩虹橋」。圖/人間社記者謝佩蓁
大園尖山考古展示館陳列的史前器物。圖/人間社記者謝佩蓁
桃園國際機場出入境大廳的公共藝術〈複合維度〉與〈未來航行〉。 圖/人間社記者謝佩蓁

文/人間社記者謝佩蓁、黃月貴

許多人對大園的第一印象,是飛機起降頻繁的桃園國際機場;大園位於桃園市西北部,竹圍漁港、溪海花卉、野鳥溼地、國際空港,構成「漁花鳥翔」四大特色,加上橫山書法藝術園區的水岸陂塘、歷史人文,為旅人提供新的行旅風格。

大園古稱「大坵園」,清康熙末年就有漳、泉人民來台墾殖,但直到雍正6年(1728年)才有大規模開墾紀錄。由於早年缺乏水利,因此所開墾的旱田(閩南語稱為「園」),只能種植甘藷及耐旱蔬菜,因此「大坵園」即是大片旱田的意思。

隱藏展館 認識史前桃園

位於青埔的橫山書法藝術館,是全台首座由官方經營的書藝主題館,園區以公園基地為「硯台」、陂塘為「墨池」的意象,獲2018年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規畫設計類」金質獎;地下室則是隱藏版的展館,展出萬件大園尖山考古出土文物。

大園尖山遺址的發現,是1943年由大園國校教師徐張水流在校內採集到兩件石錛,寄交給日籍考古學者國分直一研究後,判定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器物;台灣光復後,陸續挖掘出陶片、陶甕、石刀、網墜等遺物,2008年公告為第一個桃園市考古遺址。

大園尖山考古展示館陳列距今5000年至2000年左右的史前器物,並呈現考古發掘過程、與環境互動的生活痕跡與脈絡。展示館內分為3大展區與體驗區,透過多媒體互動、光雕投影動畫,讓觀眾認識史前的桃園樣貌。

草花王國 彩芋浪漫繽紛

桃園有「草花王國」的美名,主要植栽區集中在大園溪海休閒農業區,其中最受矚目的為彩色海芋、香水百合、向日葵、小蒼蘭等花卉,尤其彩色海芋更是當地特產,每年春天舉辦「桃園彩色海芋季」,假日更推出「花舞精靈」踩街活動,相當有特色。

溪海的彩色海芋有黃、紅、粉、紫等不同顏色,今年舉辦的「桃園彩色海芋季」,以「綺芋」為主題,諧音「奇遇」,展出的海芋數量高達8萬株,搭配百合及各種草花,大片彩色花海,繽紛浪漫。主花區的裝置藝術〈青鳥。芋守〉高5.5公尺、寬16公尺、長20公尺,以青鳥口中銜著花卉御守,象徵幸福。



國際機場 美麗公共藝術

桃園國際機場是台灣國際航空的樞紐,也是台灣最大的民航機場,機場出入境大廳有許多美麗的公共藝術,例如第二航廈上方空間,有藝術家賴易志創作的〈複合維度〉與〈未來航行〉公共藝術,呈現自體飄浮的未來動力學。

在出境大廳通往停車場的公共藝術〈生命之源〉,是雕塑家楊奉琛以玻璃及鑄銅鑲銜的太極球雕,蘊柔於鋼,表達一柔一鋼的東方哲思。第二航廈出境車道上方的公共藝術〈乘光飛行〉,是藝術家雷金(Ray King)的作品,造型概念取自故宮收藏的玉璧,有穿越古今的時空旅行寓意。



漁港風光 欣賞飛機起降

竹圍漁港是一座觀光漁港,美麗的漁港風光,曾吸引偶像劇到此取景。漁港的地標「彩虹橋」,是一座高31公尺、單跨度達180公尺的紐爾遜鋼拱橋,由於漁港距桃園國際機場只有3公里,在彩虹橋上可以看到飛機起降、欣賞漁船入港;黃昏時夕陽映照,赤腳走在沙灘上,或坐在岸邊觀海、聽濤,美麗又浪漫。



野鳥棲息 溼地生態公園

大園瀕臨台灣海峽,是候鳥南飛首站的登陸點,也是北返時的主要跳板。許厝港原本為廢棄軍營,因河口地形發育良好,成為候鳥過境棲息的最佳場所,溼地廣達961公頃、縱長10.5公里,為國家級重要溼地,也被國際鳥盟評為重要野鳥棲地。

許厝港溼地是北台灣最大的海岸型溼地,迄今觀察到的鳥類超過200種,群鳥在此覓食、休憩,構成一幅靜謐的美麗畫面。此外,潮間帶有藻類、貝類、彈塗魚、澤蛙、黑眶蟾蜍等生態,以及台灣蘆竹、馬鞍藤等上百種植物,可謂大自然的生態教室。

許厝港自行車景觀大橋,主要串聯草漯沙丘地質公園與許厝港溼地,橋身採薄型化及流線手法呈現,融合河灣、波浪、沙丘、水鳥等地方特色元素,並以「飛翔之翼」型塑國家重要溼地意象,設計主軸以「生態為本」,榮獲2021年國家卓越建設金質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