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屋頂太陽能風潮 民眾:我們只是想要尊嚴

林奕榮 |2023.05.25
982觀看次
字級
經濟危機促使黎巴嫩民眾安裝屋頂太陽能版。圖/取自BBC網站

【記者林奕榮綜合外電報導】過去數十年來,黎巴嫩受內戰拖累,國內的基礎設施不足,國家電網一直難以滿足用電需求,民眾被迫使用昂貴的民營供電;近來,黎巴嫩出現在屋頂安裝太陽能板的風潮,民眾坦言,裝設太陽能板只是為了恢復正常生活,「我們想要尊嚴」。

過去15年來,太陽能日益普及,發電量在2008年至2021年間成長50倍;這也讓太陽能的成本下滑,目前全球約有2,500萬戶家庭已在屋頂安裝太陽能板,預計2030年將達1億戶。

支持使用太陽能發電的人士認為,這種清潔能源能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抑制溫室氣體排放,且對改善空氣汙染及民眾健康有益;同時,在基礎設施落後的地區,太陽能板的靈活性能讓民眾更容易取得電力。

然而,黎巴嫩許多民眾轉向太陽能,主要目的是為了應對經濟危機。

黎巴嫩內戰在1990年落幕,但供電問題至今仍未解決;只要國營的黎巴嫩電力公司(EDL)供電不穩,民眾就面臨停電或限電困擾。不僅如此,黎巴嫩還面臨經濟成長低迷及貨幣危機,該國去年的通膨率高達171%。在這種情況下,愈來愈多民眾無力負擔使用柴油的私人發電機或向民營發電業者買電,轉而花錢設置屋頂太陽能板。

居住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的康絲坦丁(Sonia Constantin)表示,安裝太陽能板後,她找回了住家的舒適感,冰箱、飲水機都能插電使用,不須再花錢向民間發電業者買電;他說:「我恢復了正常生活,隨時能為手機充電;裝設太陽能板並不代表我過上了奢華生活,而是找回尊嚴。」

黎巴嫩民眾表示,安裝太陽能板讓她的生活回歸正常。圖/取自BBC網站

康絲坦丁指出,民營發電業者收取的費用相當昂貴;人權組織則表示,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期間,黎巴嫩家庭的電費,平均約占家庭總收入的44%。

儘管太陽能電池板的成本不算便宜,但在供電穩定、長期成本較低的考量下,民眾開始投資安裝這項設備,避免無電可用及電費一再飆漲的問題。

聯合國的能源法律顧問海達爾(Christina Abi Haidar)表示,黎巴嫩政府應積極推動能源轉型,改革電力部門,並透過法規鼓勵民間業者投資清潔能源,確保所有民眾都有電可用;她強調:「電力不是商品,而是一項基本人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