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跨域整合 經濟部發表全國最高速自駕技術

 |2023.05.25
955觀看次
字級
工研院自駕車感知系統由8支攝影機、5個光達、5個雷達所組成,鏡頭可處理複雜背景下的紅綠燈辨識與車輛、行人識別。圖/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經濟部昨(24日)與桃機公司舉辦「機場自駕接駁驗證」成果發表,結合5G智慧路口技術,可達到國內自駕車速最快每小時50公里,未來4年至少投入新台幣50億元,提高國際競爭力。

桃園國際機場公司表示,場域驗證路線從第二航廈為起點,行經第一航廈、航郵中心、航警局及台北關,全程共4.2公里,自2022年8月啟動測試,至今已累積運行里程逾1000公里。

經濟部技術處處長邱求慧表示,這次與交通部的合作在技術上有很多重要突破意義,它是國內現行自駕車速最快,達到每小時50公里,是自駕車的里程碑,也是全世界第2個在國際機場做接駁的案例,代表台灣在智慧運輸、自駕發展上已達到國際水準。

經濟部24日與桃園國際機場公司舉辦「機場自駕接駁驗證」成果發表,經濟部技術處處長邱求慧(前右)、民航局長林國顯(前左)等人試乘體驗。圖/中央社

邱求慧說,目前為止,全國有15案已在各地正式上路,未來除在自駕車相關交通法規必須要排除、適用,在科研方面還有很多技術問題要突破,包括更高的速度或更複雜的路況,估計在未來4年,至少會投入新台幣50億元台幣的研發經費,以挑戰更高的技術,達到更高的國際競爭力。

工研院機械所長饒達仁表示,工研院的自駕車技術在硬體部分,基本上是跟國內零組件廠商、整車廠商一起合作,目標是朝向整車跟零組件都是在地化生產,軟體部分,則依國際標準跟交通部規定做出基本的操控能力,期待未來可做到全場域整車實驗,讓廠商可做出更多可輸出國際的技術。

圖/黃仲明

桃園國際機場公司董事長楊偉甫指出,桃機是24小時運行的服務單位,自駕車可在員工或駕駛的調度上減少很多人力需求,降低疲勞駕駛狀況,這次測試的結果符合期待,這種共同跨域整合的合作經驗在國外很少見,期待場域的實測完成後,能導入到真正的商業運轉,讓台灣在智慧機場或者智慧交通方面能領先全球。

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自動駕駛技術部經理胡家睿說,工研院自駕車感知系統由8支攝影機、5個光達、5個雷達所組成,鏡頭可處理複雜背景下的紅綠燈辨識與車輛、行人識別;雷達協助感知自駕車與其他車輛間的相對速度,讓車輛能更精準地計算速度;光達利用雷射精準量測自駕車與周遭建築物、車輛間距離,使自駕車更正確地判斷車道切換位置。


自駕車雷達協助感知自駕車與其他車輛間的相對速度,光達利用雷射精準量測自駕車與周遭建築物、車輛間距離,使自駕車更正確地判斷車道切換位置。圖/黃仲明
自駕車感知系統由8支攝影機、5個光達、5個雷達所組成,類似人類的五官,蒐集到的資料會送到車尾的系統運算,猶如大腦做出決策。圖/黃仲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