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現台灣人「改裝」性格 威尼斯建築展「台灣館」昨開幕 曹麗蕙 |2023.05.19 語音朗讀 53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昨天開幕,圖為展場照。圖/國立台灣美術館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參展計畫〈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昨(18日)晚在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Palazzo delle Prigioni)舉行開幕儀式。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表示,這次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可說是「最台灣的一次建築雙年展」,對應未來實驗室主題,台灣館淋漓盡致的展現台灣特殊的「地景」風貌,以及堅韌的台灣人適應地景的「改裝」性格。王時思指出,台灣擁有超過260座3000公尺以上高山,從海岸線到最高峰玉山的100多公里間,可以察覺到地球規模1萬公里範圍內會出現的14種氣候條件,策展團隊以「剖面」視角,呈現出外海的蚵棚、平原的溫室、高山的茶園,共展出30餘件台灣農業地景模型,除了反思人與環境的關係,也指出台灣未來發展的可能方式。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展昨天開幕,策展人曾瑋(右起)導覽,駐義大利代表處大使蔡允中(左)、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中)。圖/國立台灣美術館提供 台灣館由台灣美術館主辦,東海大學建築系團隊策畫,包含國立成功大學、逢甲大學、中原大學、淡江大學等建築等共5院系師生聯合參展。策展人曾瑋表示,台灣擁有全世界相對複雜的生態系與氣候帶,因此這次策展將視角轉向在農村裡最真實的自然環境關係。透過大量的田野調查分析、歸納出六個關鍵字詞,協調者(Negotiator) 、義肢(Prothesis)、濾器(Filter)、內在性(Domesticity)、二元性(Duality)及中介(Intermediary),並以此在「教學聯盟」中做為新的教學方法,希望賦予台灣既有農村的智慧新的論述並帶到國際與世界分享。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展場照。圖/國立台灣美術館提供 國立台灣美術館長廖仁義表示,威尼斯與台灣皆四面環海,相近的自然條件有如一個家族,有著相同的民族性格與藝術才華,期盼台灣與義大利在藝術與文化領域上能夠一起攜手努力。〈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的策畫呼應第18屆大會主題「未來實驗室(The Laboratory of the Future)」,提出對「未來」的見解,認為21世紀的未來可能需要我們踏上迂迴的道路,留意並重新拼湊你我生活周遭因時代進步而遺忘的事物。策展團隊重新回到台灣的山海之間,從「真實的日常」尋找面對未來的養分,透過在台灣不同高度與緯度的農業地景調查,目的在讓建成地景與真實土地之間對話,重新向鄉村學習。「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參展計畫〈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由台灣美術館主辦,東海大學建築系團隊策畫,包含國立成功大學、逢甲大學、中原大學、淡江大學等建築等共5院系師生聯合參展。 前一篇文章 NBA/莫瑞末節23分 配約柯奇大三元金塊再勝 下一篇文章 台科與華夏整併計畫 獲教育部同意 熱門新聞 01超新星爆炸 害地球物種大滅絕2025.08.1702挑戰你我認知 超級地球數量超預期2025.08.1703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⑭2025.08.1704飛天小龍蝦 不是蜂鳥 是天蛾2025.08.1705新竹.五峰 原鄉祕境湧風雲 矮靈夜祭傳古韻2025.08.1806普中好苗子校友獻卡片 感謝星雲大師裁培2025.08.1807增電網韌性 啟動電纜地下化規畫2025.08.1708【人間行者心】盛夏走讀:一場身心靈的清涼饗宴2025.08.1709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從善如流2025.08.1810核三重啟 238專家連署力挺2025.08.1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打造科技宅聚落 R20聯開案動土智慧製造展 聚焦AI機器人重砲保養射擊 台中大甲溪登場關稅衝擊 2388人放無薪假核三重啟 238專家連署力挺823前黃金周末 藍綠大拚場 作者其他文章故宮國寶首度東遊 玉鴨12月到蘭博故宮珍寶9月到捷克 秀東方神鬼傳奇從影68年 陳淑芳獲金馬終身成就獎禪草心韻音樂會 南管闡釋禪美學明華園《界牌關傳說》 32年後經典重現 豫劇遇上歌仔戲 3大劇團聯演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