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土壤液化列高風險區 士林區6處最多 |2023.05.17 語音朗讀 239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北市信義區出現長15公尺深3公尺「天坑」。圖/北市府提供 【本報台北訊】北市信義區崇德街因緊鄰工地地下層連續壁漏水,導致巷道下陷、房屋受損的「天坑」事件,該處經中央地質調查所認定為土壤液化低潛勢區,根據北市工務局資料顯示,台北市有11處土壤液化高度風險道路,北市工務局回應,土壤液化不會直接破壞房屋主體,且與崇德街在無地震下、疑似施工物造成路基流失路面坍塌不同,未來會持續研擬應對方式。今年度北市府工務局提出追加預算案,其中有508萬元是針對「土壤液化調查與風險評估計畫」,議員林延鳳發現,該計畫從2020年開始進行,初步就中山南路與中山北路、民權東路與民權西路進行「土壤液化」道路安全調查,從圖資比對後,共有11個路段被列為「高度風險道路」。11處路段分別是士林區中山北路六段2處、中山北路五段4處,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2處、民權東路三段1處,內湖區民權東路六段1處,以及中正區中山南路1處。高風險的評估方式,針對道路、地下管線、建物與人孔等四大類別,11項變因來評估易受損之脆弱度。林延鳳表示,相關資料目前並未公示於網站,令大眾無從得知,依照目前查詢系統圖資所匡列之高潛勢區,南京東路一至三段、忠孝東路一段、延平北路五至九段、復興南路一至二段、南京西路與艋舺大道都涵括在內,若發生類似「天坑」意外狀況,後果將不堪設想。圖/中央社北市工務局回應,土壤液化現象,發生在地層為砂質土壤,在高地下水位的狀態,遭遇強烈地震力搖晃,導致地下水壓突然上升,而造成土壤承載能力暫時消失,可能讓房屋傾斜,地震結束後土地承載力就會恢復,與崇德街在無地震狀態下,疑似施工問題而造成的路基流失路面坍塌不同。工務局指出,土壤液化對房屋的影響是會讓房屋傾斜或龜裂,不會直接破壞房屋主體結構,於地震發生時較不會對民眾生命產生立即危害,北市已公佈有「台北市土壤液化潛勢地圖」供民眾查詢,建築物要是於1990年以後設計,已進行液化潛能評估並納入耐震設計。工務局說,北市參與經濟部中央地調所「土壤液化調查與風險評估計畫」5年計畫,內容針對台北市緊急救援道路於土壤液化發生時之風險評估,目前完成第1年研究,後續年度將持續辦理調查評估及研擬應對方式。台北市土壤液化潛勢地圖,可發現士林區、中山區與內湖區等處,都可以看見土壤液化高風險區。圖/北市議員林延鳳提供 前一篇文章 內政部:跨部會達共識 外籍生畢業最長可留台2年 下一篇文章 佛大運動會緬懷星雲大師 何卓飛鼓勵終身運動習慣 熱門新聞 01【詩】夏身2025.08.1502【何處不交朋友】 謝謝良醫2025.08.1103智利佛光山 祝福寶寶平安成長2025.08.1204【閃文集】黃金杯2025.08.1205佛光山佛館 台灣最強博物館2025.08.1306北區知賓培訓 以專業服務廣度有緣人2025.08.1407社論--許倬雲院士的悲願2025.08.1308【論愛談情】把愛說出口2025.08.1209泰華寺致力譯經 促南北傳佛教融和2025.08.1410盧秀燕訪澳 倡星雲大師五和2025.08.1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823前黃金周末 藍綠大拚場日本投降80周年 總統未提抗戰惹議計畫型補助款刪減 卓盧交鋒核三公投 藍綠黨主席催票救災不力 卓揆鬆口內閣改組鄭麗君:爭取關稅不疊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