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重逢】 時間的畫卷 文/歐銀釧 |2023.05.12 語音朗讀 177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佛光山上的一物一景,一草一木,都是大師。圖/歐銀釧茄冬樹的枝葉展現靜謐之美。圖/歐銀釧大師《佛光菜根譚》豎立在山中石階兩旁。圖/歐銀釧菩提樹在天空繪畫法語。圖/歐銀釧 文/歐銀釧每年總是有幾回,阿暖離開台北,回到高雄山上數日,傳來她拍攝的風景:小葉欖仁、茄冬、菩提樹、紫檀……伸展枝葉,在天空繪畫。每一張都展現靜謐之美,安撫我紛擾的心。一年四季,同樣的樹,不同的景致。我曾去過那座山好多次,卻未見到她所拍的景物。認識阿暖五年多。她住處附近有無患子樹、大花紫薇、烏臼……疫情之前,我們曾聚餐兩次,飯後到公園散步,欣賞花木映襯的天空。本來想邀她來象山公園賞花,品嘗蔬食。沒想到被疫情阻擋。三年前的初夏,阿暖以電子郵件傳來她在一條巷子遇見的花。其中有一種我從未見過,於是戴上口罩,搭車尋訪那朵花。那年十一月,我在傳統市場又遇藍星花,買了一盆掛在陽台。從此,我在藍星花的時間裡,每天清晨向她道早安。長達三年,阿暖除了上班,就在居處附近漫步。我們戴口罩在無患子樹下見過數次,她送給我的書裡,夾著撿拾的槭葉翅子木。我們也曾一起拾取錫蘭橄欖落下的葉子當書籤。春日,乍暖還寒,空氣溼冷,打開書就是美麗的紅葉,帶我回到相聚的日子。疫情期間,監獄的教誨師寄來受刑人的文章,我批閱之後,轉贈阿暖請來的星雲大師著作。多位學員抄錄大師書中談植物的內容:「在惡劣、特殊的環境裡,都能發現植物的蹤跡。在鹽鹼土壤上,可以看到鹼蓬、匙葉草、胡頹子等植物;在少雨缺水、冷熱多變的沙漠地帶,有仙人掌、落地生根、太陽花、蘆薈;在海洋、江河湖泊裡,也能看到荷花、綠萍、金魚草、海帶等。這些鹽生、旱生、水生植物,在不利的環境中長期進化,形成對鹽鹼、乾旱、水澇的適應性。」學員們以此自勉。去年阿暖把她的好友阿光介紹給我。阿光也是植物迷,會分享她喜歡的花。她多次傳來紐西蘭的花海、澳洲的藍花楹……美得令人神往。植樹節時,她說山上種有依據法顯大師的《佛國記》、玄奘大師的《大唐西域記》,以及與佛典相關的植物,分享佛陀紀念館的「佛教植物網」。我和友人在線上欣賞,並且點閱從植物測試性格。我是無憂樹、大雄是訶梨勒。大家都覺得很有趣,相約要找時間實地觀賞。二十多年來,在寫作與閱讀課程裡,我常和學員分享文學中的植物,也鼓勵學生們探索、創作。這幾年,經由網路授課,繼續和緬甸大其力觀音寺的學生研討植物。去年出了一個題目「佛經中的植物」,讓學員書寫。數十位沙彌尼寫得興致盎然。教學相長,我也學到不少。最難忘的是,祖齊法師也寫了一篇短文,我讀得感動不已。「你見過《華嚴經》裡的音樂樹嗎?你聽過音樂樹的聲音嗎?它生長在捨施日光園中,名字叫做歡喜,各種樂器懸掛布滿樹枝上。看哪!古箏、笛子、箜篌、琵琶、簫、瑟,可以不鼓自鳴,發出天籟之音,像清晨的鳥語,午後的蟬鳴,黃昏的風聲,這樣的音樂,聽起來特別和諧舒適,能夠讓你我遠離執著的心啊!」祖齊法師是緬甸大其力觀音寺住持宏光法師特別送來台灣佛光大學讀書的學生,目前已通過佛教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口試。年幼出家的宏光法師和星雲大師素眛平生。一九七九年,二十歲的宏光法師寫信求法,大師不但寄給她演講稿,且接續寄《覺世》旬刊,後來還為宏光法師作保,以便她來台灣讀佛學院。兩人雖然從未見面,但是,她感念大師,近年陸續將八個弟子送到佛光山叢林學院深造,期盼她們能學習大師的人間佛教。祖齊法師是其中之一。今年二月五日享耆壽九十七歲的星雲大師圓寂。我和阿暖第一次長距離的移動,一起到高雄佛光山送別大師,到了左營,轉搭公車上山。這是阿暖最熟悉的路程。佛音繚繞,循著石階往上走,數十種佛教植物就在身旁。我們到大師靈前頂禮念佛。 星雲大師曾經說:「佛陀一生也和大自然有著密切的關係,他降生在藍毗尼園的無憂樹下;創立佛教之前,一直在茂密的森林中修持苦行;後來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而證悟宇宙的真理;在鹿群遊走的鹿野苑初轉法輪;沿著恆河流域弘法度眾;最後在拘尸那羅城外的娑羅雙樹下涅槃。」「大自然的花草樹木、蟲魚鳥獸、山河大地、日月風雷,都是修行者悟道的機緣。」大師早在書中闡明。「有謂『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大自然的花草樹木,其實都蘊藏著無邊法界及般若風光,只要我們擁有一顆禪心就能體悟,因此『青青翠竹無非般若,鬱鬱黃花皆是妙諦』。」彷彿聽見大師的開示。這是心的旅程。阿暖帶我們繞山,一路蜿蜒,置身佛教植物世界,花草樹木綠意盎然,參天古木,鳥叫蟲鳴,陽光穿透花樹,灑滿山間。驀然,阿暖說:「老鷹。」我們佇足,仰望天空,老鷹在蔚藍的天空翱翔。二○一四年,大師發表預立的遺囑,提到「人生沒有什麼好計較,『空無』的人生才真正是『擁有』的人生。」「生又如何?死又何妨?來也未曾來,去也未曾去,都是一樣的。」「我不會給你們一片土地、錢財,只有佛法,唯有佛法才有生存世間的活路。」傍晚,阿暖領我們走另一條路下山,沿著石階,大師生前所著的《佛光菜根譚》部分內容豎立在兩旁。「一花一木都有生命;一山一水都有生機;一人一事都有道理;一舉一動都有因果。」「真正的富有是歡喜,不是財富。」宛如大師化成光、化成雲、化成草木,一路叮嚀。阿暖少語。一度停留在高大的茄冬樹下,靜默地看著天空。茄冬樹幹粗壯,樹皮粗糙不平,鬱鬱蔥蔥的枝葉向天空伸展,樹葉有淺鋸齒緣,紅色的新葉跳躍其間。往前,經過印度紫檀,來到菩提樹下,微風吹拂。每個地方都似曾相 識,好像來過無數次。「一草一木都是大師。」阿暖說:「色身雖滅,法身常存。」我回頭看她,恍然大悟,想起來了,這些花樹是阿暖多年來每次上山拍攝的。她和阿光常在山上聆聽法語,尋覓來自印度那爛陀的菩提樹。這一日有如時間的畫卷,印刻永恆的記憶。 前一篇文章 【平衡法則】雙手練習與斜槓人生 下一篇文章 【疫外之情】 山裡的人情味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世界行旅】 紋別市的流冰紀行【十步芳草】茴香記 紅豔的故事【分享時刻】報頭下的幸福咒語【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詩】海天合抱的課題 作者其他文章【時光重逢】來自花宅的信【遇見荷】踱步在葉子上【時光重逢】墨寶如畫【時光重逢】天賜良貓【時光重逢】枯荷猶傲骨【遇見荷】 蓮蓬的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