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法語》戒的利益

星雲大師 |2008.05.19
1373觀看次
字級

現在是一個講求「自由」的時代,有人好奇:為什麼有人願意求受佛教的戒法,那不是給自己束縛嗎?其實,佛陀在制戒之初,宣說制戒的十大利益,戒的精神在自由,而非束縛,能夠真實認識戒律,進而受持的人,就能享有真正的自由。受戒的利益很多,有以下四點說明:

第一、戒如甘霖解除乾旱:《大乘義章》云:「言尸羅者,此名清涼,亦名為戒,三業炎火,焚燒行人,戒能防息,故名清涼。」眾生因為久遠以來受無明習氣的影響,常在煩惱的熱火中不能出離。持守戒法,就如同領受甘霖雨露一樣,能夠解除吾人心中無盡的欲望,熄滅煩惱火焰,得到滋潤。

第二、戒如叢林庇蔭依靠:叢林裡,林木蓊鬱、古樹參天,不但能庇蔭路人享受清涼,各種飛鳥、走獸,也歡喜聚集在裡面,謀求安全的依怙。《四分戒本》言:「戒又名清涼,遮熱煩惱令不入故。」所謂:「大樹底下好遮蔭」,「戒」就如叢林一般,能夠讓我們得到安全與清涼。

第三、戒如地圖指引方向:戒律像地圖一樣,能夠正確清楚的指引我們,知道未來的方向在那裡。例如,持五戒可以來生做人,守十善業可以上升天界,享受福報,受菩薩戒未來可以做菩薩,饒益自他。因此,不論是人生或者修行路上,我們都需要戒的指引,才不會迷失方向而誤入歧途。

第四、戒如巨筏引度迷津:生死如大海深淵,如果沒有船筏的引度,眾生要如何才能安度彼岸,不會被海浪給吞沒呢?《心地觀經》云:「渡生死河,戒為船筏。」能夠守戒不做惡而造善業,自然能安渡業海,到達清淨極樂的彼岸。

戒是善法的基礎,是身心依止處。〈七佛通戒偈〉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家庭成員守戒,家庭就會和樂幸福;全民百姓守戒,社會就會安寧富饒;人人守戒,世界就能和平大同。
戒,不但能使吾人遠離惡性,得大自在,更是我們轉凡為聖的要門。

第一、戒如甘霖解除乾旱,     
第二、戒如叢林庇蔭依靠,
第三、戒如地圖指引方向,     
第四、戒如巨筏引度迷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