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來首見茲卡病毒 夫妻遊馬爾地夫確診 |2023.05.09 語音朗讀 91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北部30多歲本國籍男性及女性,4月19日至26日一同前往馬爾地夫旅遊,返台後相繼出現發燒、喉嚨痛、出疹、骨頭肌肉痠痛,經檢驗確診為茲卡病毒感染症。圖/Unsplash 【本報台北訊】3年來首見境外移入茲卡個案且造成家庭群聚,疾管署公布首2例境外移入確定病例,為北部30多歲本國籍男性及女性,4月19日至26日一同前往馬爾地夫旅遊,返台後相繼出現發燒、喉嚨痛、出疹、骨頭肌肉痠痛,經檢驗確診為茲卡病毒感染症,由於同行者均無症狀,恐因於馬爾地夫遭蚊蟲叮咬感染後,再經性行為造成家庭群聚。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北部30多歲本國籍男性及女性(案1及案2)為家人,4月19日至26日一同前往馬爾地夫旅遊,返台後案1於4月27日起陸續因發燒、喉嚨痛、出疹、骨頭肌肉痠痛等症狀就醫,經醫院通報檢驗確診為茲卡症,案2於5月1日也出現症狀,並檢驗為確定病例,目前2名個案均已出院,同行者均無症狀。林詠青表示,茲卡病毒在2016年曾出現全球大規模傳染,東南亞、南美洲則有持續流行疫情,案1入境有發燒症狀,且症狀與登革熱類似,因此當時採檢登革熱為陰性,因而加驗屈公病及茲卡病毒,後同行家人出現疑似症狀,經檢驗確診。林詠青表示,茲卡的症狀和登革熱類似,但較為輕微,主要因蚊蟲叮咬感染;但也可能透過性行為、母嬰垂直感染或輸血感染,潛伏期約3至14天,地方衛生單位已針對個案活動地進行孳生源調查與清除,並給予個案衛教。茲卡病毒的帶原者埃及斑蚊。圖/美聯社一般成人感染茲卡病毒後症狀雖輕微,但孕婦感染茲卡病毒後可能導致胎兒小頭畸形或死亡,因此提醒孕婦及計畫懷孕婦女暫緩前往茲卡病毒流行地區,民眾如需前往,應做好防蚊措施,如穿著淺色長袖衣褲、皮膚裸露處塗抹政府機關核可的防蚊藥劑、住在有紗窗、紗門或空調的房舍等。自流行地區返國後,無論是否出現疑似症狀,男性在3個月內及女性在2個月內均應使用保險套,採取安全性行為,或避免性行為,男性性伴侶若為孕婦,則性行為時應戴保險套或避免性行為至性伴侶分娩;另應落實自主防蚊措施至少3周,暫緩捐血至少1個月。我國自2016年迄今共確診28例茲卡病毒感染症病例,均為境外移入,感染地多為東南亞國家,分別為越南及泰國各6例、緬甸及馬來西亞各3例、菲律賓及馬爾地夫各2例,印尼、新加坡、聖露西亞、聖文森及格瑞那丁、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及安哥拉各1例;2016年累計13例,2017年至2022年每年均為5例以下,今年個案是自2021年來首起。圖/疾管署提供鄰近東南亞國家中,泰國疫情持續,今年截至第17周累計48例,高於去年同期;另美洲地區疫情持續,累計報告超過7千例,以南美洲巴西逾6千例報告數為多,惟低於去年同期,瓜地馬拉、貝里斯疫情也嚴峻。基於國內新增2例自馬爾地夫移入之茲卡病毒感染症病例,當地可能具環境暴露風險,疾管署自今年5月8日起提升該國旅遊疫情建議等級至第二級:警示(Alert),目前我國列為第一級注意(Watch)之國家有88國,列為第二級警示(Alert)國家有1國。民眾自流行地區返國入境時如自覺可能感染茲卡病毒,應主動聯繫機場檢疫人員;返國後兩周內如有不適,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旅遊史;醫療院所如遇有疑似個案,應詢問旅遊活動史並依法通報,以降低疫情風險;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cdc.gov.tw)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前一篇文章 日月潭水位降 亞洲盃公開水域游泳錦標賽延期 下一篇文章 北市母親節禮包 遊樂園免費入場 熱門新聞 01【時光重逢】 壺納鄉思,彩繪揚瓷 ——林振龍的陶藝人生2025.10.1702【大師身影】 曲歌繞梁:音樂家李叔同2025.10.1603佛光山線上佛學院 學子雲端精進2025.10.1604【浮世畫框】 藝術回歸生活喜悅2025.10.1605社論--放下手機,重拾人生2025.10.1706巴黎佛光人捐物資 關懷弱勢群體2025.10.1607雪梨佛光人 三代喜同堂2025.10.1608英文畢業門檻 陽明交大廢除2025.10.1609病假扣全勤獎金 勞長認不合理2025.10.1610從極地到珠峰 世界級地標郵局2025.10.1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擎天崗雨量近千毫米 花蓮雨勢今增強馬太鞍溪又有堰塞湖 估24小時內溢流捷運三鶯線 進度9成5立霧溪續溢流 不排除封太魯閣大橋雨狂炸北台灣 宜蘭縣今停班課幸福.召喚小樹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