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細菌可將二氧化碳轉為生質塑膠 同時解決兩大環保問題

林奕榮 |2023.05.09
661觀看次
字級
塑膠廢棄物和二氧化碳嚴重傷害生態,科學家試圖以Cupriavidus necator細菌同時解決這兩大問題。圖/美聯社
南韓KAIST的研究團隊嘗試以Cupriavidus necator細菌把二氧化碳轉化為生質塑膠。圖/取自ijs.sgmjournals.org網站

【記者林奕榮綜合外電報導】溫室氣體二氧化碳以及塑膠材料是環保領域惡名昭彰的兩大「禍首」,保育人士及科學家也正致力開發解決方案;南韓一組化學工程師團隊發現一種細菌能夠把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轉化為生質塑膠,若能將這套系商業化並擴大應用領域,將可同時解決兩大環保問題。

近來,一種能夠吞噬塑膠的「Cupriavidus necator」細菌引發廣泛關注,這種細菌能夠在幾個小時內分解塑膠廢棄物,可能有助解決塑膠問題。塑膠由化石燃料製造,研究人員正致力尋找製造塑膠的新方法。

南韓「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的研究團隊指出,塑膠聚合物的結構含有碳原子,若能利用Cupriavidus necator細菌把二氧化碳轉化為生質塑膠,就能把二氧化碳變成可用的資源,用來生產塑膠或其他碳基(carbon-based)產品,例如噴射機燃料或混凝土。

研究團隊設計一套系統,第一步是在電解槽中把氣態二氧化碳轉化為甲酸鹽(formate),再送入發酵槽,由Cupriavidus necator細菌吞噬這些甲酸鹽,並在細胞內累積聚羥基丁酯(PHB);接下來,就能從細菌中提取PHB,用來生產可生物分解的塑膠產品。
南韓KAIST的研究團隊嘗試以Cupriavidus necator細菌把二氧化碳轉化為生質塑膠。圖/取自ijs.sgmjournals.org網站

主持這項研究的KAIST生物分子工程師李賢銖(Hyunjoo Lee,音譯)和李相燁(Sang Yup Lee,音譯)表示,如果這套系統的動力來源是再生能源,就能在不使用化石燃料的情況下生產生質塑膠,並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抑制全球暖化。

初步測試顯示,KAIST設計的系統,轉化效率比過去曾出現的類似系統高20倍;此外,只要持續補充Cupriavidus necator細菌延續轉化反應,這套系統將可不間斷地運行。李賢銖和李相燁表示,這項技術有擴大應用的潛力,能生產各種化學物質和生質塑膠,可能成為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關鍵技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