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杜絕登革熱 舉辦「登革熱孳生源清除日」 |2023.05.08 語音朗讀 77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北市環保局8日辦理全市孳生源清除日。圖為台北市中正區。圖/取自北市環保局官網 【本報台北訊】梅雨季到來,雨後積水易成登革熱病媒蚊的孳生源,台北市環保局今(8)日動員1825名環保志、義工與市民清除孳生源,總計清除廢容器224個、髒亂點34處,垃圾達274.9公斤。北市環保局今(8)日舉辦「登革熱孳生源清除日」活動,提前整備預防登革熱,動員12行政區,共計1825名環保志、義工及市民,結合衛生、民政、環保等單位,呼籲民眾加強檢視住家盆栽、容器及周邊環境,不留積水,避免病媒蚊繁殖。環保局發布新聞稿表示,只要0.5公分的雨後積水,蚊卵就能成功孵化為蚊子幼蟲(孑孓),並有機會成為病媒蚊,除蚊之道首重清源,不讓孑孓生長就能減少成蚊數量,進而避免傳播登革熱。新聞稿指出,居家環境中容易忽略的孳生源如盆栽底盤,須定期清洗並保持乾燥,水耕盆栽則是應定期換水;屋頂天溝、樹穴、車棚帆布等位於高空的孳生源,應定期巡查。北市環保局人員利用3D巡查棒尋找天溝孳生源。圖/取自北市環保局官網環保局提醒,清理居家環境孳生源時,記得穿著長袖衣褲或噴灑防蚊液,以免被蚊蟲叮咬。在公共區域部分,環保局針對全市456里定期進行噴藥消毒工作,統計今年1至3月,共計噴藥消毒562里次;自5月起,每里提升為每2個月噴藥1次,加強全面消毒。環保局補充說明,像是後巷、防火巷、居家環境周遭等私人領域,需要民眾共同維護,包含經常「巡視」家戶內外可能積水的容器,「倒掉」積水、「清除」廢容器、「刷除」容器內壁殘留的蚊卵等,透過落實「巡、倒、清、刷」4步驟,降低登革熱疫情發生的可能。北市環保局8日辦理全市孳生源清除日。圖為台北市信義區。圖/取自北市環保局官網 前一篇文章 輕鬆執行不爆醣 4大飲食關鍵助身體燃燒脂肪 下一篇文章 虎航於台中增5航線 7月起直飛日韓越澳門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寓言故事】天宮保健官到人間2025.05.0404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5【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6頻率對了就共鳴2025.05.0507【人間行者心】翁啟泰老菩薩 奉行一師一道2025.05.0408【特搜啟示】2025.05.0409國家祈禱日 美國洛城跨宗教共祈和平2025.05.0510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雙獅高樁表演 驚豔金門雪霸聖稜線 吸引山友挑戰棘冠海星 衝擊東沙環礁僑外生任客運駕駛 暫緩推動首波梅雨報到 石門水庫調控水位台南虎埤泛月 生態優化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