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

文/林榮淑 |2023.05.05
860觀看次
字級

文/林榮淑

每年寒假一結束,校園盛開的櫻花先後落土化作春泥。孩子回到學校後,春耕的故事就開始了。

校史記載,第十三任校長八月走馬上任,撥開煙塵,驚豔雙腳踩踏的土地──竹子湖,竟是美味又營養台灣蓬萊米的故鄉(蓬萊稻原種田)。半年後,校園操場邊闢出一畦水田,展開稻鄉蓬萊米復耕教學體驗活動。

先把大小石頭、磚塊、塑膠袋等有礙作物生長的雜物撿拾乾淨,熱心家長幫忙翻土、鬆土、碎土、灌水等梳理整地工作,讓秧苗有一個鬆鬆細細舒坦的溫床,像母親的子宮柔軟溼潤,迎接滋養新生命的到來。

插秧日,學校先在秧田旁邊的櫻花林舉行一場小型春耕音樂會。首次是請來藝術家吹演古早樂器給學生聆聽,後來演變成全校六個班級的小型音樂會,每個班級提供表演節目分享。

人事更迭,音樂會的形式和內容隨著主事者不同而調整。第十四任校長到任第一年的春耕音樂會,親自帶領各處室主任一起朗誦與稻米有關的幾首現代詩給小朋友聽;緊接著老師上台表演後,校長也小露一手,讓學生驚喜連連。

最後師生一起下田插秧。自此,耕耘VS.收獲也插在孩子的心田裡,天天期盼秧苗開花結穗成熟,割稻的日子早日來到。

如詩如畫如歌,媠噹噹的共同記憶,多麼幸福,多麼令人難忘。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