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做事的準則 |2023.04.28 語音朗讀 205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unsplash 文/星雲大師火車有軌道,所以能平安行駛;船隻有航道;故不會迷失方向;讀書有方法,才能抓到重點;做人也要有原則,才能與人往來;當然做事也要有做事的態度與準則。做事的準則為何?四點意見說明如下:第一、要擔當,要負責:無論你是大人物還是小人物,做大事還是做小事,最重要的是要能擔當,要能負責。主管沒有擔當,不能負責,則部屬得不到安全感;反之,部屬不能擔當,不能負責,則將影響團體整體運作的進度。所謂「大丈夫一身做事一身當。」想要獲得事業上的成就,就要堅定自己勇於負擔責任、行事不苟的態度;想要獲得朋友的信賴,也要給人能承擔、能認真的信任感。希望人生過得踏實,就要如此養成自己擔當負責的生活態度。第二、要自知,要知人:《呂氏春秋‧用眾》:「物固莫不有長,莫不有短,人亦然。」一個人不僅要了解自己的能力有多少,也要知道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在那裡,才能借由不斷的自我調整而進步。了解自己之外,更要了解別人,才不會對他人做出過分的要求。再說,一個人的能力再大,也會有所局限,為了遠景著想,大家必須互助合作,「取他人之長,補一己之短」才能顧全大局,完成功業。圖/unsplash第三、要明理,要明事:一個會做事的人,明理明事的態度,對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有的人做事,不能掌握事情的前因後果,不重視事情的理則,一但事情敗壞,就只能在結果上怨恨、計較。其實,事出必有其因,原因不能明白,將無法斷定結果的真實性,所以,明理的人,要懂得因果關係的重要,明事的人,要注重因果的法則。第四、要體諒,要尊重:每個人的思想觀念、行事作風都會有所差異,人類是群居的動物,任何事情往往不是靠一個人孤軍奮鬥就能達成,一定需要很多人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因此,大家在一起做事,如果沒有體諒別人的心,別人就不願服從你;沒有尊重別人的態度,別人也不會對你尊重。所以,為人處世彼此體諒、尊重是很重要的。做事要做得好,要為自己立下做事的準則;有原則可循,則不致偏差。如古所云:「德以處事,事以度功。」做事的準則,可做為吾人行事的參考。第一、要擔當,要負責;第二、要自知,要知人;第三、要明理,要明事;第四、要體諒,要尊重。圖/unsplash 前一篇文章 星雲大師:生活的開展 下一篇文章 星雲大師:身心的安住 熱門新聞 01【詩】追光者2025.09.0802【詩】蠟燭2025.09.1203【視覺DJ】礁石間的驚喜2025.09.0704【論愛談情】AA制 是平等還是計較?2025.09.0905南天寺供僧 願平安幸福照五洲2025.09.0806非漢語系協會創會法師 訪瑞典佛光山2025.09.0807【閃文集】從情書到文學的永恆之花2025.09.0908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⑳2025.09.0709新青安鬆綁 房市台中熱高雄冷2025.09.0710【純植生活】甜蜜長果桑 化身毛毛蟲的驚喜2025.09.0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總統:在野修財劃法 鑄大錯16縣市爭補助款 盼比修法前多柯文哲交保 北檢抗告狀今送高院第4艘千噸級 海巡署花蓮艦成軍國光臨時站拆除 擬闢建廣場中央發函業者 台東反風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