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曲三十周年」記者會上,由青年演員段彥希(左)、宋明翰(右)以及年僅8歲的楊立楡(中),分別以相聲、竹板快書開場,象徵北曲30年來孕育、傳承相聲新生代。圖/記者曹麗蕙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1993成立的台北曲藝團,30年來繼承了「傳統相聲」古典風格、復活失傳的「評書」、孕育了青春接班人—成立兩岸唯一相聲男團「愛笑斯坦」等,今(24日)天在西門紅樓「北曲30周年」記者會上,特別邀請相聲影帝樊光耀擔任引題,由青年演員段彥希、宋明翰、洪子晏,以及年僅8歲的楊立楡以相聲、竹板快書開場,展現曲藝新生代的傳承。
北曲團長葉怡均表示,回顧北曲至今30年,復育了曾在台瀕臨失傳的說書藝術,例如自從吳樂天過世後,台灣再無藝齡超過三十年的職業說書人,而葉怡君自己致力將說書晉升到專業領域,還加入音樂,將「北京評書」改變成為「音樂評書」,形成台灣說書的特色,也令大陸曲藝學者耆老驚豔。
此外,台灣過去很少見竹板快書,但在創團團員林文彬的努力下,竹板快書廣為傳揚,不但成為教學工具,更作為新生代學員必修的入門基本功,葉怡君說「如今台灣很多孩子都會打竹板,編詞唱竹板快書。」
北曲一直把傳承視為重要課題,也積極培養新生代,協助他們轉型成為專業的說唱人才。同時,進校園推廣說唱曲育和教育體驗課程。葉怡君分享,說唱曲藝在台灣學校,沒有專門科系,也非說台灣草根本土的母語—閩南語,卻能在這樣弱勢環境堅持下去,並淬煉自千年文化中的口語,來做創作,這就是它的價值。
她說:「在現今社會很多人不太重視如何遣詞用句、把話講得好聽,正是在這樣的時代,北曲更要推展把語言講好,『說好話』,把好的意念用好的聲音傳達給別人。」
北曲將今年集結30年從藝精華,推出六檔經典節目,當中六月將在台南推出「北曲.三十而麗」,葉怡君表示,選「麗」而非「立」,是因北曲30歲了不光是站立,還要透過表演在舞台上呈現說唱藝術亮麗、飽滿的一面。
其他包括有「北曲30巡演-藝潤珠圓」、「台北大碗茶」、「崁崁兒談-藝間書房」、「說唱季敘」,以及青年團「愛笑斯坦」帶來的「科技笑年奇妙物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