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館籌備處舉辦「美術館多元面向系列座談」,首場談「美術館敘事下的城市與地方脈絡」。圖/文化局提供
【記者羅智華台中報導】台中市立美術館預計2025年開館,為讓大眾提前認識美術館不同面向,美術館籌備處舉辦「美術館多元面向系列座談」,首場「美術館敘事下的城市與地方脈絡」日前在中央書局舉行,由獨立策展人高森信男及台灣美術館副研究員林振莖擔任與談人,一起探索地方與城市的美學敘事。
文化局長陳佳君表示,美術館的成立對藝文發展,是重要里程碑,可讓民眾透過藝術家的詮釋,更認識城市不同面貌。文化局從5年前就開始籌備系列活動,從雕塑、膠彩到爬梳中部美術學院系統。
在建築方面, 綠美圖採美術館與圖書館共構,由獲得普立茲克建築獎的日本建築師妹島和世、西澤立衛與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合作設計,八棟連通的輕盈建築體,形成各自獨立又彼此流動的空間感,極具特色。
高森信男以「國際視角下的地方美術館」為主軸,透過法國羅浮宮朗斯分館、日本群馬縣太田市美術館案例,以及南美館策展經驗,分析地方美術館透過產業史、地方符號、特殊媒材等視角,發展自身策展策略,同時兼顧國際化的發展可能。他表示,國際化及地方化並非彼此對立,地方亦可能建立起與國際對話的空間。
林振莖則以「看得見的台中地方美術史-以『進步時代』展覽為例」,分享林獻堂、楊肇嘉、張星建等重要文協成員,贊助當時藝術家及藝文活動的故事,由社會學角度發現台灣文化協會與台灣美術的連結與關係,讓聽眾發現陳夏雨、郭雪湖等藝術家與台中的地緣關係。現場觀眾也提出台中市立美術館與國立台灣美術館共存可能會遇到的挑戰,在觀眾提問與來賓對談中,討論梳理城市美術館的發展方向與機會。
籌備處表示,本系列第二場次座談將於5月28日舉辦,採線上座談,以「從宋瓷到甘露水─鏡頭裡的藝術品」為主題,邀請長期面對國寶的攝影師及文物典藏的攝影名家,跟大家一起在線上探索藝術品攝影背後的秘密與故事,活動資訊可上美術館籌備處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ichungMuseumofArt )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