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第十四屆台北國際書展七日開跑,為了讓民眾感受新意,台北國際書展基金會推出許多與「歐洲四國文化館」相呼應的配套活動,如在書展期間將同時舉行「歐洲電影暨紀錄片影展」,呈現歐洲文化的多元與差異,並邀請龍應台、陳文茜、張大春等六位「台北書展駐展作家」舉辦系列講座,十日、十一日更定為「星光夜」,主題館將延長到晚上十時。
「歐洲電影暨紀錄片影展」將於世貿一館舉行,開幕影片為德國及外蒙古聯合製作的「小黃狗的窩」,該片是導演琵亞芭蘇倫戴娃的最新力作,曾榮獲慕尼黑國際影展「觀眾票選最佳影片」、「青年導演獎」雙料大獎,德國還有「英雄教育」、「發情日記」、「駱駝駱駝不要哭」等佳片;法國則挑選囊括多項國際大獎的動畫影片「大雨大雨一直下」、「佳麗村三姐妹」,以及「山村猶有讀書聲」。希臘推出大導演安哲羅普洛斯的「希臘首部曲:悲傷草原」,而閉幕影片將播映波蘭金獅獎導演尤利斯馬休斯基的「盜走達文西」。
在紀錄片方面,駐台「歐盟經貿辦事處」提供五部紀錄短片,呈現歐洲在語言、文化上的差異,以及在教育、電影、音樂工業等範疇的整合推動計畫。而法國在台協會除了精選五部二○○三至二○○四年的五部最佳法國紀錄片外,還推出法國民族誌紀錄片名導尚.胡許的紀錄片展,「癲狂仙師」、「我是黑人」、「獵獅人」等六部紀錄片都是台灣未曾播映過的,主辦單位希望透過尚 ‧胡許的鏡頭,窺見歐洲濃厚的人文主義思索與關懷。
比書展早三天登場的是「閱讀歐洲四國‧台北國際書展駐展作家」系列講座,從四日起至九日,每天晚上七點在誠品信義店六樓視聽室舉行,分別由作家南方朔、張大春、楊照、龍應台、蔡淑玲和陳文茜,針對法國、希臘、德國、波蘭的文化、生活、信仰、經濟的經髓做深入探討和剖析,如南方朔將主講「古希臘的生活」、龍應台則以「德國文化:從副刊看德語文化心靈」為題,而蔡淑玲著眼於「法國文化的創造力-傳統即是現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