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月主題徵文——春天的故事】種子

文/梁純綉 |2023.04.14
1385觀看次
字級
圖/CH

文/梁純綉

五○年代末,我讀國小四年級,一日,老師宣布要將教室搬到戶外。

同學們紛紛發言間:「教室這麼大,這麼重,怎麼搬呢?」老師笑而不答。他帶著我們先欣賞校園裡的杜鵑花、桃花、白玉蘭等等,希望大家好好欣賞、聞一聞、輕輕摸,還說春天的花朵就像我們一樣可愛。接著,大夥兒走向學校附近的稻田,老師指著剛翻土的田地,教我們大聲朗讀「春分前好蒔田,春分後好種豆」,「交春晴一日,耕田唔用力」,「春分秋分,日夜平分」,「清明種芋,穀雨種薑」等客家諺語(村落裡幾乎都是客家人),向來老師常在課上提及客諺,此番強調客諺與時令的結合。

來到水圳旁,老師要我們傾聽泠泠水聲,然後示意大家圍坐一起,每個同學都要表達自己的志願:開怪手,當老師、老闆……大夥兒說得很高興,老師亦頻頻點頭,我們都覺得將教室搬到戶外,有趣極了。

幾年後我上了高中,讀到《論語》「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小學和老師同學春遊的情景倏地湧現腦海,還油然升起幸福感,原來我遇見如此可貴的師長,得以感受孔子帶領弟子春遊的場景及意境。

後來自己為人師,為人母,特別喜歡引導孩子親近大自然,尤其在「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的春日時光。十年前,為了好好認識客家文化,於是蒐集客諺且予以撰述,目前集結成兩本作品,想想能有如此美好的花朵,不就是當年老師春日播下的種子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