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災中央災害應變中心13日召開第3次會議,決議即日起新竹、台中與北彰化地區水情燈號轉為減壓供水黃燈,減壓供水時段為晚間10時至隔天清晨6時。圖/Unsplash
【本報台北訊】春雨未能解渴,全台旱象嚴峻,旱災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今(13)日召開第3次會議,決議即日起新竹、台中與北彰化地區水情燈號轉為減壓供水黃燈,減壓供水時段為晚間10時至隔天清晨6時。
另外,台南、高雄維持減量供水橙燈,但擴大節水力道,每月1000度以上非工業用水戶,意即游泳池、洗車、三溫暖及水療業者等,節水率由10%提升至15%。
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為維持民眾用水盡最大努力,惟後續降雨仍有不確定性,有必要審慎採取因應措施,經研商決定自即日起新竹及台中地區調整為減壓供水黃燈,並加大減量供水橙燈地區節水力道,以提升節水成效。
王美花表示,近期雖有降雨,但對旱象幫助有限,在中央地方共同合作下多省水、多調水及多找水成效已達8.1億噸,持續加強各項節水調度措施以蓄存水庫水源,以高雄地區澄清湖為例,3月31日水庫蓄水量176萬噸,4月10日已提升至244萬噸;惟中央氣象局預估4月中旬至5月上旬氣候偏乾,降雨偏少機率大,需更審慎提前部署加大節水力道。
圖/Unsplash
王美花說,新竹及台中地區調整為減壓供水黃燈,在儘量不影響民眾生活用水原則下,於夜間離峰時段10時至隔日早上6時實施減壓供水;台南及高雄等橙燈減量供水地區,自4月20日起每月1000度以上非工業用水戶、游泳池、洗車、三溫暖及水療業者等,節水率由10%提升至15%,希望能進一步加大節水力道,延長水庫供水期程。
王美花指出,為因應南部地區春雨不如預期及梅雨晚到的可能性,已推動「2023年穩定南部供水抗旱計畫」,4月底前可增加南部地區每日13.6萬噸水源,5月中增加至每日16.6萬噸。
另同步推動移動式淨水設備產水、再生水產能擴大、緊急海淡機組等多元抗旱水源上場救旱,並針對山區及偏遠地區農業用水需求,設置大型移動式淨水設備及供水站,協助有需求農民以水車取水載運補充水源,後續將持續透過多省水、多找水及多調水等措施進一步提升抗旱韌性,降低旱象對民眾的影響,並呼籲社會各界節約用水,全民齊心抗旱共度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