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幻影」音樂會 呈現新生代的國樂想像

曹麗蕙 |2023.04.13
1619觀看次
字級
跨界古箏演奏暨作曲家郭靖沐胡琴演奏家林承鋒、自由琵琶音樂人黃立騰,將在5月推出一場國樂三重奏「時光幻影-古今虛實的跨域想像」。圖/新象環境文創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跨界古箏演奏暨作曲家郭靖沐、精銳胡琴演奏家林承鋒、自由琵琶音樂人黃立騰,台灣 3位30多歲的新生代國樂音樂家,將在5月推出一場國樂三重奏「時光幻影-古今虛實的跨域想像」。

音樂會選曲包括古曲《塞上曲》、《漁舟唱晚》,當代作曲家朱一清《彼岸.民謠》、董錦漢《小河淌水》、賈國平《清風靜響》,以及台灣青年作曲家郭靖沐《河》、熊仁岳《游絲》等全新創作,盼承襲文化精髓同時,更致力拓展器樂聲響的嶄新面貌。 

這場音樂會的選曲多和自然相關,並從人文關懷切入,三位音樂家均認為,或許是音樂人都在追求精神上的嚮往,再透過「自然」的方式呈現。

今(13日)天記者會上,黃立騰獻演《彼岸.民謠》時並未戴指甲,他表示,一方面是作曲家朱一清的要求,認為不需要那麼精細的聲音;另一方面,大量使用手指肉的撥奏、指甲的勾弦,呈現多元的音色變化,這也是中國音樂活性的一大特色,不只是平面的選擇或音高的對齊。

這次的琵琶演奏《彼岸.民謠》這一曲,黃立騰不戴指甲,因大量使用手指肉的撥奏、指甲的勾弦,可呈現多元的音色變化,這也是中國音樂活性的一大特色。圖/新象環境文創提供

當被問及如何看待國樂的世代差異?林承鋒認為,早一輩是口傳心授,沒有樂譜,全盤聽從老師的教法,如今國樂的學習,已傾向西樂教育的模式訓練,「因此在演繹與詮釋,新世代音樂家會有更多自己的想法,不完全會對傳統照單全收。」

郭靖沐認為,就實際面的選曲,前輩比較不會選擇具實驗性的演繹,此外前輩們有較多使命感,想將文化傳承下去,但現在這一代的年輕音樂家,面對觀眾的喜惡,就沒那麼大的包袱。

黃立騰卻覺得差異不大,「音樂家們會想做的努力是,透過如音色、和聲、肢體任何演奏的手段,讓聽眾產生某種移情的作用,聽了跟個人的過往產生連結,想到人生的某種意涵。」

「時光幻影-古今虛實的跨域想像」音樂會5月7日在國家演奏廳登場,同時邀請鋼琴家王一心、笙演奏家張婉俞特別演出,讓傳統樂音與現代創曲輝映激盪。

胡琴演奏家林承鋒。圖/新象環境文創提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