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逗好
友人J拿起手機靠近臉,用拇指與食指快速用力地朝著螢幕轉動,然後說:「妳仔細看,我們是這樣。」
離約定時間還有十幾分鐘,我站在捷運站,朝著下頭望。從那裡可以看見從車廂走出的人。我在腦袋裡畫下他的模樣:中年男子、戴墨鏡、手持白手杖。想著再一會兒,捷運站的工作人員會引導他上樓,走出刷票口。
我看著四周經過的人,行走匆忙,鮮少有人停留。只看見不遠處,一個年輕男子站在牆旁邊,拿著手機看著螢幕,已經有段時間。
今天是我初次擔任義工,將協助視障同學從捷運站走到不遠處的上課地點。昨晚被問:「會人導法嗎?四步驟:問、拍、引、報……」才臨時惡補,現在腦袋背誦幾個關鍵用語及動作。我提醒自己不能太急,要適時的停頓來表示眼前的變化,留意行走時的路上狀況。
星期六的早晨,少了平時趕著上班的匆忙,捷運裡搭手扶梯上樓的人,沒人走左手邊的階梯。幾個揹著背包的長輩,邊走邊聊說要搭公車上山。終於見到一男子留著小鬍子,停在刷票口前,看來在思考前往的方向。我觀察了幾秒,決定走到他旁邊,問是不是要去上文學寫作課。我走向他,他移動腳步往另一個出口方向離開。
已過約定時間,J說不用再等,叫我回教室。我到教室後不久,J的手機響起,是我等不到的那人打電話來。他說他在約定的出口已經等了半小時,怎麼沒人去接他。我對J說:「不可能啊,我一直在那裡,沒看到人。」我說完沒看到人,馬上想起那個站在牆旁邊的年輕男子,那時我在心裡把他畫上叉叉,認為我等的人一定不是他。
我跑回捷運站,牆旁邊的年輕男子還在那裡。他就是我要等的人。
會人導法還不夠,要打破過往的以為,視障朋友不一定每個都拿白手杖、戴墨鏡。我想起J使用手機的動作,是把手機靠近耳朵。這次我在心裡畫下圈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