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壓力和平共處 文/郭育祥(中華民國自律神經失調症協會理事長) |2023.04.08 語音朗讀 142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如想擺脫自律神經失調,快走等讓身心放鬆的運動,是簡單、有效又不花錢的好方法。圖/Pexels圖/柿子文化提供圖/柿子文化提供 文/郭育祥(中華民國自律神經失調症協會理事長)壓力就像水庫一般需要定期洩洪,如果你長期忽略、任其累積,恐怕會對身體造成嚴重的傷害。我們可以將壓力視為一種刺激,適當的壓力、適當的回應,能幫助身體內部環境機能更有彈性。透過這裡的圖文解說,提供大家正確面對壓力、解決壓力、紓解壓力的方法。學會與壓力和平共處,不僅僅是自律神經失調患者最大的課題,也是生活在繁忙進步社會中,每一個人的共同課題。規律運動 調節自律神經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是調節自律神經的好方法。我建議選擇能讓身體放鬆的運動,如游泳、打太極、氣功、瑜伽、腹部呼吸、外丹功、靜坐、快走等,比較不建議太劇烈的運動。我曾經接觸過一個六十歲的病患,身兼數職的生活模式,使得她患有嚴重的自律神經失調,焦慮、失眠等問題長期困擾她,到最後連情緒都失調。當治療進行到緩解期後,我鼓勵她走出去,不要老是待在家裡,有空多到公園跟其他長輩們,一起練練太極、氣功等能夠調息的運動。一陣子後,長期困擾著她的問題,一一獲得改善,人也跟著開朗了起來。運動對自律神經失調患者,有著生理與心理方面的益處:在生理上,運動後腦部所分泌的腦啡,能振奮情緒讓人心情愉悅;在心理上,運動能幫助自律神經失調患者,暫時將煩惱擺一旁,達到分散、轉移注意力的解壓效果。運動有助於健康已經是老生常談的概念了,只不過真正能落實的人少之又少。不管你要預防自律神經失調的發生,還是正在想辦法擺脫自律神經失調,我都要鼓勵你拿出決心,持之以恆地運動下去,這是一個簡單、有效又不花錢的好方法。唯一要注意的是注意運動安全,別引發運動傷害。自律神經失調 等下就會好?「喂,你不知道今天的會議很重要嗎?要交代業績耶!怎麼還遲到?」「我當然知道啊,就是太緊張,跑去拉肚子了啦!」「是喔,啊,沒關係啦,你就是太緊張了,多訓練幾次就會習慣了!」「自律神經失調只是太緊張,久了就會習慣,症狀就會自動消失!」這是多數人對於自律神經失調的迷思之一。當自律神經失調出現反應症狀時,代表你的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已經失去平衡,也就是說,往日配合無間的運作模式已不再,倘若置之不理,症狀只會持續,甚至是愈來愈嚴重,不可能因為時間一久就自動好了。壓力是造成自律神經失調的原因之一,有人可能會說:「有壓力?那就試著看開一點,或者找一些活動轉移注意力,藉此紓解壓力不就得了!」說得雲淡風輕、簡簡單單,似乎這不是什麼難以應付的狀況,容易解決得很!嚴格說來這樣的建議並沒有錯,只可惜太理想化了些。仔細想想,有多少人真的可以無視壓力,或者輕輕鬆鬆地找到抒發管道?現代人為了生存、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品質,層層關卡與考驗是無可避免的。每天一睜開眼,眼前就有無數個挑戰等著你,幾乎可以說,現實生活讓我們必須面對壓力。學生為了將來似錦的美好前途,在課業上努力著;上班族為了升遷、為了家中嗷嗷待哺的小孩,在工作上打拚著。每個人紛紛扛著自己應盡的義務與責任默默耕耘著,這些不是說看開就能看開的。當壓力是無可避免、必須面對的生活課題時,萬一又碰上了自律神經失調,我們能怎麼辦?找出致因,解決自律神經失調狀況,使其功能恢復正常才是正確的解決方法。千萬不要傻傻地認為,自律神經失調就像疲勞一樣,只是一種暫時的短期症狀,不需要做任何改變或治療,只要時間久了,身體就會自動痊癒。(摘自《不想生病就搞定自律神經》,柿子文化出版) 前一篇文章 【營養專欄】旅遊飲食6原則, 開心出遊更健康! 下一篇文章 【養生飲DIY】防疫飲食 提升免疫力 熱門新聞 01佛大、南華校長 回山禮拜星雲大師 2025.09.0602【詩】追光者2025.09.0803【視覺DJ】礁石間的驚喜2025.09.0704南天寺供僧 願平安幸福照五洲2025.09.0805非漢語系協會創會法師 訪瑞典佛光山2025.09.0806巴西佛光人捐贈物資 慈善機構致謝2025.09.0607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⑲2025.09.0608新青安鬆綁 房市台中熱高雄冷2025.09.0709法院裁定 柯文哲7000萬、應曉薇3000萬元交保2025.09.0610紐約道場禪修課程 佛光人調整身心息2025.09.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營養專欄】拜拜這樣準備,更健康安心!在家就可以做的伸展操自律神經失調 專業治療計畫有哪些?【仁醫之心】這場意外的味道手機重度使用者注意! 暑假過後新增龜頸族【中醫專欄】讓卡住的肩關節再度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