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接輿
我們一群朋友,好不容易在疫情稍稍趨緩時約出來吃個飯、聊個天。正當大夥兒聊得正高興時,阿碧的手機忽然響起,原來是她大嫂打來的,說阿碧爸爸突然發燒要送醫院,大嫂要阿碧趕快回來帶爸爸去掛急診。阿碧接完大嫂的電話,就準備和我們道別。只是我們都覺得納悶,大嫂不是在家嗎?怎麼還要阿碧特地回去帶爸爸看醫生呢?
阿碧的大嫂是個家庭主婦,兒女皆已成家立業,平時除了家務外,其餘時間就是看股票、看電視,可以說她是有時間帶公公去看醫生的。一個閒在家裡的人,卻要阿碧特地回家帶公公去急診,這讓我們很難理解,也替阿碧打抱不平,認為她太好說話了,大嫂簡直是吃人夠夠。
阿碧倒是很釋懷地說,她有手足四人,娘家的爸爸平日與大哥同住,而媽媽則和妹妹同住,弟弟日子比較不好過,所以三個哥哥姐姐不忍增加他的負擔,都認為弟弟只要過好他的日子就好了,父母的事情不會煩勞他。
再說平時都是哥哥妹妹在照顧父母的生活起居,這樣的工作也不輕鬆,而阿碧因沒有父母在身旁,所以顯得自由自在,也才有時間可以和我們出來吃飯聊天。
帶父母看醫生這事,是阿碧自己提出來的,因為她認為平時都沒有盡到照顧爸媽的責任,所以就跟哥哥和妹妹說好,只要老人家需要看醫生,一定要通知她,她會排除萬難完成任務。也只有在帶父母看醫生、掛急診或是住院時,才能略表孝心,她感恩都來不及了,怎麼會和哥哥妹妹計較呢?
阿碧接著說,每次她在醫院,看到手足間為了照顧父母產生各種爭執,他們的父母臉上那自責和悲傷的神情,讓她不忍卒睹。她很慶幸,在她們家這種情形絕對不會發生,父母親可以很放心的在醫院接受治療。
她覺得手足間的和諧,對生病中的父母來說是一劑良藥。而她一人擔起父母生病的照顧之責,雖然外人看起來很累,但她可是樂在其中,一點都不以為苦呢。她也會把父母親的病況在群組上告知其他手足,需要決斷的事也在群組上說明,雖說是她一人在照料,但是手足都有參與。
照顧生病的老人家是件極辛苦的事,但是阿碧卻甘之如飴,我想應該是緣自於「孝」,有了孝,什麼都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