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 色彩斑斕最大行星

文/呦呦  |2023.03.22
1651觀看次
字級
圖/米各

文/呦呦 

曾經在夜晚的東南方位天空,以肉眼發現一顆最亮的白色星星嗎?

那是木星,太陽系裡體積和質量最大的行星,屬於類木行星。

太陽系裡,距離太陽近的4個類地行星,依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主成分是岩石、金屬。距離太陽遠的4個類木行星,依序為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主成分是氣體、冰。

類木行星的體積、質量都比類地行星大,而密度較小;衛星數量,相比也是來得多。

又美又亮  稱霸多方

45億年前,木星形成,但直到40億年前左右,才進入現在的軌道。木星是一顆色彩斑斕的天體,大面積披覆著紅、白、橙、褐色旋轉的條紋狀雲層。

我們無法踏上木星地表,即使排除壓力、溫度、重力、空氣組成等條件,因為木星並不存在固態的表層。木星主要由氫和氦組成,有著濃厚的大氣層,延伸包覆著核心層的液態金屬氫。

木星體積,是地球的1321倍大;平均半徑是6萬9911公里,比半徑5萬8232公里的第二大行星土星,大出許多,更是地球半徑的11倍多。質量上,是地球的318倍大,更超出太陽系其他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

雖然木星在八大行星中體積稱霸,自轉速度卻還是最快的,半點也不笨重,原因在於木星是氣態行星。

以地球24小時為基準來推算,木星的一天,兩極附近約是9小時56分;赤道地區因著自轉速度稍微快於兩極,是9小時50分左右。

那麼木星一年多長呢?一樣以地球為標準,木星年是11.8618個地球年,或者說4332.59個地球日。假設我們抵達木星住上一木星年,再回到地球,已是近12個地球年過去。

土星衛星  光環紅斑

來到2023年,木星的衛星已發現有92顆,超越太陽系原本擁有最多衛星土星的83顆。距離最早伽利略透過望遠鏡觀測,發現最亮的4顆衛星,已是1610年的事。這4顆衛星,被命名為伽利略衛星,分別為木衛一、木衛二、木衛三、木衛四。

木衛一的火山活動,在太陽系天體中最顯活躍。木衛二有著光滑冰冷的表面,冰蓋底下可能是廣闊的海洋,或許具有讓生命存活的條件。

木衛三是目前太陽系已知最大的衛星,直徑大於水星,也是已知獨一無二擁有磁圈的衛星。木衛四是水星的99%大,太陽系中第三大的衛星,擁有最多的隕石坑,表面下推估有鹹水海洋,可能存在生命。

跟土星和天王星一樣,木星也有環,但相形之下顯得微弱,即使運用望遠鏡,也不容易看見。

天文學家認為木星沒能形成耀眼壯觀的大環,原因在於4顆伽利略衛星。當衛星夠大,引力也隨之強大,會拉扯形成環的塵埃、碎岩等物質,讓其遠離。

木星還有一個著名的大紅斑,木星南半球逆時針旋轉的巨大風暴,是深紅色的雲層,風速遠遠超越地球上的任何風暴,寬度更大到約是地球的2倍。大紅斑被認為是永久風暴,原因跟木星沒有固體表面或許有關。但大紅斑其實也在縮小中,原因還不明。

想觀看木星美麗的條紋細部結構、奪目的大紅斑、特色不盡相同的衛星,利用不同等級的望遠鏡吧!來去天文館是

個好辦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